2)第108章 飞机正式定型生产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去考虑要为未来的航空飞机制造提供产业链支持,结果自己的无心插柳,还是促成了自己旗下公司成为了航空飞机制造产业链的一个环节。

  飞机3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成都,下了飞机,苏渺亲自过来接机,可能是有些兴奋吧,比以前见面的时候说话多了很多,在去公司的一路上,他都是在说个不停。

  苏渺也是航空人,只是之前是在成飞工作的,主要还是负责军机的研发生产,而民用客机还是第一次,虽然这次是一个支线客机,这是赵一给定性的,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将航程增加到一万公里,就可以称作为干线飞机了。

  但是赵一就是这么矫情,愣是觉得这样的“小型”飞机没有必要弄那么大的航程,而且从成本上来说,这种飞机飞国际航线也不是很划算。

  他要的就是等自己的真正的干线飞机出来后,才正式向波音和空客宣战了,第一款干线飞机准备研发是350座的客机,航程达到15000公里,这样的配置其实和其他两个航空巨头的干线飞机差不多,但是要知道赵一的飞机在油耗上面可是比他们俩的飞机低不少,这样的经济性,足够各国航空公司欣喜若狂了。

  等这款350座的干线飞机研发成功后,下面就要开始600座的空中巨无霸了,要知道A380标准三级客舱布局只能乘坐555人,而赵一的巨型飞机比他们的还稍微大一点。

  当然这么大的飞机也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了,没有必要在造更大的民航客机了,然后就是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像波音737还有好几个型号一样,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也就是说先将骨架搭好,有了三款最好的平台,那么再在这些平台上开发一些特殊需求的型号,来满足特殊需求。

  像赵一如果想弄个私人飞机,就可以在这款支线客机平台上面改造,只是内饰更加豪华,乘坐人员相对较少而已,基本的框架不会变动。

  按照规划,实际在I100试飞期间,I200已经开始进入研发阶段,相信在明年的时候,就可以首飞,然后经过一年左右的空中测试,就可以面世了。

  回到星际快车公司,苏渺直接带着赵一来到了总装线车间,在飞机公司里面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大,星际快车公司的总装线车间也是巨大无比,一个人站在里面,明显地感觉自己小了很多。

  这个总装线车间,可以同时装配10架飞机,当赵一进入里面的时候,已经有10架飞机的骨架在厂房中间,两边则是各种零配件,巨大的吊车,将这些零配件起吊到飞机骨架上面,然后由上面的员工进行焊接铆钉好。

  看到这里的工作情形,赵一很满意,员工都是忙而不乱,一板一眼都是有章可循。飞机制造是一个复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