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初露峥嵘的百味食品公司(求订阅~~)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是正常职能部门,而占据公司人数大头的生产部门,则是分布在全国各地。

  郝思敏带着赵一在公司总部转了一圈,主要是看看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赵一看后,觉得还不错,看着不像是装出来的。

  然后跟着回到郝思敏的办公室坐下,郝思敏说道:“公司创立也有一年的时间了,赵总可还是第一次过来,我们还以为自己不受重视呢。”

  赵一听后,笑了笑,说道:“这不是对你们能力的信任吗,再说我也不是一直闲着,手上也有不少事情,这不一有空就到你这边来看看了嘛。”

  郝思敏也只是发个牢骚,听赵一这么说,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她接着说道:“我还是汇报这一年里面公司的运营情况吧。”

  赵一点了点头,这是应有之意。

  看见赵一点头,郝思敏打开一份文件,说道:“我们公司现在在全国各地拥有各类工厂300座,主要建设地点都是水果产地和糖类原料产地,拥有员工数量100万人。”

  听到这里,赵一微微有些惊讶,不仅工厂数量超出了他当初预期,就是员工人数也是如此,按照这么计算,平均一家工厂的员工人数达到了3300多人。

  这点人数看起来很少,其实已经很多了,要知道赵一当初提供的生产技术,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很少需要大规模使用人工的情况。

  按照现在传统的生产模式计算,百味食品工厂里面的员工,一个人的生产效率可以顶得上其他工厂的十人以上,这么一说,就知道这100万人的规模有多恐怖。

  赵一其实也不太愿意弄这么高自动化的设备,只是食品行业利润本就很低,如果员工太多,那就意味着必须降低员工工资,这又不是赵一愿意的。

  而且百味食品公司不仅只是负责自己的生产部分,还要负责和当地农户合作,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让这些农户提供给他们稳定可靠的农产品原料。

  这方面的花费也是很大的,最后也需要计算到食品价格里面,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那么百味食品的产品价格就会高很多,还不一定赚钱。

  “这一年的时间里面,和我们合作的农户数量达到了1000万家。

  已经开始给我们提供农产品原料的农户达到了600万家,而剩下的400万家农户的作物还在培育阶段,提供给我们稳定的农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

  由于只是一年的时间,我们的口碑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还有很多农户处于观望态度,需要后续慢慢的做工作。

  如果我们这300座工厂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需要大约4000万家农户为我们提供相关农产品原料,也就是说还有3000多万的缺口。

  但是我相信这个缺口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可以解决,因为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