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招生计划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精密仪器公司下了订单,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供货。其实这些先进实验设备不是特别着急,因为教学暂时用不上这么先进的。之所以还需要这些,一是供学校专家学者使用,二是等研究生或博士生阶段,学生是可以用得上这些设备的。

  参观完实验楼后,又去了图书馆,由于在设计的时候就预留了信息化的设计,现在的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而已,而且还是一个数字化图书馆,目前已经开始对图书馆里面的书籍进行数字化影印录入。

  等全部完成后,学生不一定需要进入图书馆借书,也可以在网上就可以借书,然后在电脑上浏览。可能现在还用不上,但是这项工作现在就做起来,毕竟藏书很大,这项工作周期很长。

  逛完了整个学校,赵一很满意,再次对两建筑公司表示感谢。

  送走了他们,赵一和江校长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商谈招生的事情,马上就要高考了,这项工作必须马上就要开始。

  “赵总,目前我们还没有拿到颁发本科文凭的资格,这对我们的招生计划很不利。”江平一坐下就将重要的问题说了出来。

  赵一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便说道:“你这边提供一下专家教授的名单给我,我这边再去邀请一些有分量的专家学者过来,必须把我们的师资力量提上去。而且师生比例必须达到1:10或者更高才行。

  回去后我们分头行动,你负责加大基层教师的招聘,工资可以给出平均工资的5到10倍,不过除了需要专业知识过硬之外还需要良好的师德,有任何污点的我们坚决不要。至于顶级专家学者,我这边已经有一些答应过来任教,还有一些在犹豫中,我会去亲自拜访。

  等搞定这些之后,我们就一起去教育部和他们谈颁发本科学历的资格问题,而且争取高考统一招生的资格,我想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应该比较容易。”

  天问大学是私立大学,可以自主招生,但是如果拥有高考统一招生资格,那么每年也可以在高考考生中招聘一些学生,这样算是一个补充。

  “至于招生计划,我们的招生必须赶在高考之前就进行,先截留一部分人才,然后在高考后统一招生一部分人才,目标是大一一共招聘1.5万人,整个本科阶段总学生人数为6万人左右,剩下的给研究生预留3万名额,基本上每年招一万的研究生,给博士生预留2万名额,平均每年招收5千人。当然这是最大名额,我们是宁缺毋滥,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缩减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名额。”

  由于时间紧张,商量完了招生的事情后,赵一就拿着江平给的名单,然后按照宙灵的指示,先开始在国内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挖人,然后又马不停蹄地飞往世界各地,有目的的挖人。

  由于宙灵给出了这些能够挖的动的人才的现实需求,既然知道他们的需求,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因为有针对性,所以挖人行动很顺利。

  到了6月底,赵一总共挖来了5位诺贝尔奖学者,4位菲尔兹奖数学家,以及获得过国际上比较知名奖项的学者工500名,还有宙灵觉得很有潜力的青年学者2000多人。再加上国内的专家教授,教师队伍总共达到了12000人。

  拿着这份成绩单,赵一和江校长赶往教育部,和他们商谈授予学校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和部分学科博士生的资格。

  由于赵一这份师资名单太耀眼了,可以算是全国之最了,如果这都拿不到本科学历教育资格那就说不过去了,就属于故意找茬了。

  至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资格,则是需要看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能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还不能带博士生吧,这说不过去。

  总之商谈的还算顺利,拿到了相关资格,江校长马上就回学校,开始招生工作。好在还来得及。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