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定向发行专项国债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年的3000亿千瓦时出头翻一倍到6000多亿千瓦时,根据我们的专家评估,这些计划都是可行的,同时我们国家计委的相关同志也是支持的。”

  “能源短缺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电问题,赵总帮我们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智能电网的建设了,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则是建设资金短缺,财政部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才2000亿左右,留给我们的预算捉襟见肘了。”

  国家计委的领导说完,与会的财政部官员说道:“我们财政部确实难于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到智能电网的建设,虽然我们认为确实有必要解决目前电力短缺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根据国家财政盈余的实际情况,慢慢来建设,没有必要太超前建设。”

  财政部官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问题僵持住了,都认可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问题就出在是否要大规模建设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慢慢建设。

  按照财政部的话说,量入为出也算是一条稳妥的路子,但是有时候经济账不是这么算的。如果一切稳妥的话,那么之后的几年财政收入不会增加太多,那么电力短缺问题始终伴随左右,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加。

  都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赵一知道该自己发言了,不然也不会让自己来参加这个会议,也许他们就是想让自己这个“财神”来解决这个问题。

  赵一接过话头说道:“在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已经预估到可能存在财政收入不足,无法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建设问题,但是如果不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那么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现在不大规模投入,那么往后电力短缺的魔咒一直会伴随我们很久,所以我认为长痛不如短痛。”

  “而且我们其实增量建设也不算特多,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能源资源富裕地区的电力输送到电力需求旺盛的地区,所以开始只需要建设几条骨干输电线路,新增的局域配电系统上马智能电网,而存量电网则可以根据财政实际情况以及后续电网盈利情况慢慢进行改造即可。”

  国家计委的领导听到赵一的话,接过话头说道:“我们已经就赵总说的情况探讨过了,自有资金还是不够,目前还差200亿元左右的缺额。”

  听到领导这么说,赵一也不在藏着掖着了,直接说道:“如果只是这点缺口,那么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问道:“说说看,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颖的办法,就是由财政部发行专项债券,考虑到目前国内百姓也不富裕,如果向百姓发行债券的话,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可以发行定向债券。”赵一将自己的办法说了出来。

  发行债券倒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经济手段在国外很常见,只是国内很少使用罢了,但也不是没发过国债。

  国内百姓经济收入不高,基本上很少有富余,发行国债过度频繁就会造成民间消费不足,甚至还会出现国债销售不出去的情况,向国际资本发行国债也不可行。

  但是这次听了赵一的定向发债,都明白了什么意思了,就是赵一愿意购买这次的所有债券。对于赵一的实力他们还是很清楚的,承包一片沙漠,眼都不眨一下50亿美元就甩了出去,虽然不知道他的具体实力,但是以前的表现为他们增加了一股信任。

  以前我国最后一次发行国债还是在1958年,1968年就全部还清,之后20余年都是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阶段。在去年,也就是1981年,为平衡财政预算,向企业、政府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和个人发行了国库券。

  其实这些购买国库券的单位或个人根本就没想着国家会还钱,很多人都将购买的国库券丢失了,也有的就是随便扔到哪个角落里。

  但是以前发行的量都不是很大,这次一次就发行超过200亿实属罕见,但是国家电网倒是一直盈利不错,不担心到期归还不了的问题,其实可以算是财政部担保的企业债券了。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