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京城来人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范围内,启动资金用的也是取的她自己那份的收益,自然而然不需要分一半收益给别人。

  再加上前不久亨特来了一回,做了笔货物总价值高达三千两的大买卖,买入卖出同样是暴利生意,一转手就是翻倍的利润,小钱钱积攒起来快得很。

  这会儿,李絮手里的银票就有大几千两,主要都是上一笔大交易里赚来的,用来还那三成债务倒是全无问题。

  “啧,都还没进腊月,这么急着来要债吗?”她撇撇嘴,忽然转念一想,或许是宁子成或他的人猜到她会提前回新平过年,怕晚了来见不到她本人,底下的小管事不能做主,拖拖拉拉不肯掏钱还债什么。

  代入到债权人的角度一看,她顿时能理解了,不过,这不代表她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对方把她看做潜在老赖的设定。她扔下本子,擦干净手,披上镶了狐狸毛的厚斗篷,出了暖房也不觉得冷,径直去见来人。

  进了花厅才发现,这次来的人不止是京城分号的某位管事,还有本该驻守茶州的万伯。

  李絮心中无语:连万伯都出动了,他们到底是多不放心啊?

  好在这两位都是生意场上混了几十年的老道人,并没有急吼吼露出质疑或急着讨债的姿态,倒让李絮高看他们一眼。

  三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见了面先寒暄,说说天气,谈谈京城、甘泉两地的近况,聊起各地的新鲜见闻,对方再摸出宁子成给她的一封信,就客客气气告辞去落脚处休息了。

  李絮入乡随俗,很有女性身份自知,没有自己出面设席请他们的打算。照旧让老王、何大友几人作陪,在四方楼订了个两个大雅间,连他们带来的手下都一并请了。

  等他们酒意上头,又有老王几人故意套话,果然露出点蛛丝马迹来。

  翌日一早,几个兼职探子的管事来汇报昨晚加班的工作成果。

  “东家,据我观察,他们这次来不仅是要‘跟您算账’,估计也是想打探您对江南那块地盘有没有什么计划。听他们话音,像是已经接触过江南的部分势力了。”

  老王毕竟是混过江湖的,一双火眼金睛可比何大友这种生瓜蛋子利多了。

  李絮恍然大悟。

  怪不得,今天见面闲聊时还听他们提到了江南,说的是几个丝绸商合伙搞的出海商船遇到风浪沉没,最后血本无归的故事。敢情他们是盯上了那块地盘!

  原来说好的一南一北方案,其实挺公平。

  南边地盘看上去虽然大,但很多地方人少山多还有瘴疠,经济拉胯得不行,也就江南、海西两地靠着海港过得挺滋润,往西边去就不大行了。

  北方虽然也有个别偏远地区穷困落后,但,毕竟文明起源在黄河以北,北边经营时间比更长,大的城池可要比南边多得多,人数也占优势。这里又大多是平原地貌,运货走商效率还比南方高一些。而且,北方也有海岸线,其中宁港的繁华也不输甘泉港多少。

  何大友不甘示弱,他虽然年纪轻,在万伯那种老油子面前镇不住场子,但,他还是从交给他负责的其他人嘴里撬出了点话来。

  “东家,我还打听到,他们宁东家八月还是九月时在宁港也开了铺子。不光有跟咱合伙的分号,还有他自己开的丝绸铺子,都是去江南进的货,又有北边弄来的上好毛皮,外邦人也挺喜欢,他们硝制的手艺比不上咱们精细……听说,生意做得还不错嘞。”

  李絮并不惊讶。

  就跟她手里有了闲置资金后搞香粉铺子那些一样,宁子成此举无可厚非,谁还不想有自己能全权掌控、不必跟人分一杯羹的产业呢?

  对方去了京城后,并没有安于现状,在站稳脚跟后已经将触角伸往京畿一带,宁港这个北方最大港口自然不可能被他放过。除此之外,他还盯上了其他北方大城,上次来信时他就提到过这点,只是没主动说起他在东港的个人产业罢了。

  “东家,宁港的事也就罢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当初说好南边是咱们的,他们现在却想朝江南伸手!若是轻易应下,今后岂不是要得寸进尺?况且,东港交易量大,怎能被他们占了先机?要是一个不好,咱们今后利润追不上他们,您可就亏大啦!”老王急道。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