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敖县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烂,进去都嫌麻烦。

  敖县离甘泉县其实不算太远,中间就隔着个玉泉县,大致位于甘泉县西南方位,直线距离约莫一百里多点。但敖县三面半环山,剩下那半面

  的狭小出口则在甘泉县的反方向,接壤的地方……没有人,依旧是群山叠嶂,再过去就是被山蛮们占据的岭南了。

  这么说吧,从甘泉县出发去敖县,绕来绕去至少要走个三百里才能绕到地方,还山路十八弯,非常难走,比去其他地方要多花三倍时间精力成本。

  敖县其实也种了茶,但水土不够好,茶叶品质一般,也就没有商队愿意花大力气进去收购,还不如多走五十里去其他方向收货物呢。就算有商人来,也会把价格压得极低,挣不来什么钱。于是,敖县越来越穷,年轻人都跑到外地去了,剩下一群老弱病残,那就更没法发展了,陷入恶性循环。

  打听到敖县这个贫困县时,李絮还为其唏嘘过一阵。

  这不就是后世最常见的什么贫困县、贫困村的典型代表吗?

  明明离海西府经济中心不远,结果偏偏因为地理环境缺陷被阻隔在致富小圈子之外!

  怪不得后世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能深入人心呢,交通便利压根就是致富的必要条件啊!

  可惜,现在技术条件还是落后了些,就算有了土法水泥,修路也是个大工程。用火药炸开山体倒是个办法,能减少许多障碍,提高修路效率,就是有点贵。

  除此之外,就是因地制宜搞当地特色产业,谁说丘陵地区只能种茶卖茶来着?

  反正,李絮选了几个比较典型的贫困地区做案例,把后世那些脱贫致富的点子都给记了下来,敖县就是其中一个案例,魏渠怎么可能不印象深刻?

  要不是因为烧尾宴上那场闹剧,他可能还会怀疑一瞬,是不是自己书房里藏着的备考小册子被什么好心人偷了去呢。

  不过,出于某种考虑,魏渠没有向梅远鹤透底,只说了敖县的一些表面情况。

  这就导致梅远鹤依旧不放心,回到家就急吼吼直奔他爹书房。

  “爹,魏渠的告身书已经下来了,这事您知道吗?”

  梅爹慢斯条理喝茶,俨然看透了儿子的小心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你大可不必操这份闲心。”

  “这怎么是操闲心?我听说,那敖县就是整个海西府的拖油瓶,每年税赋连平均值一半都不到,丁口一年比一年少,没人又没钱,就是神仙去了也没指望吧?”

  “你去不行,换了魏探花未必不可。你莫忘了,魏探花的时务策是东宫、内阁都点名认可过的。他年纪虽小,见识却不比朝堂中做了十几年官的人差……”

  说到这个,梅远鹤一张俊脸拉得更长了。

  明知道魏渠策论写得好,最后还是只给了个第三名,前两名都是溜须拍马之辈,这算什么?

  “况且,敖县底子愈差,做出政绩的空间就愈大,不是么?”

  “您是说,魏兄只要稍微做点事出来,依旧有升迁的机会?吏部不是要把他打发到那里养老?”

  梅爹撇撇嘴:“养老?那不是暴殄天物么?”

  感觉儿子还是有点不开窍,他隐晦点拨两句,梅远鹤才明白过来。

  敢情这个任命不只是皇帝陛下爱面子,还是因为魏兄表现得太过亮眼,尤其在乡试上被太子殿下点为解元?

  好家伙!

  就因为不喜东宫发展自己的势力,就连这么优秀的人才也要发配出去?

  皇帝真的是老糊涂了吧?

  梅远鹤心有戚戚地想着,突然一拍桌子:“爹,我想好了!您去给我走个后门,让我也出去做官吧!”

  梅爹差点没被茶水呛到:“混账!朝考你不考了?翰林不进了?你——”

  梅远鹤充耳不闻,坚定道:“不进了,反正爹您也是从翰林出来的,现在不还是没机会入阁?”

  “混账!你给我过来,看老子不打死你——”

  梅爹火冒三丈,扔开茶盏,连声让人请家法。

  一时间,梅府小书房鸡飞狗跳,好不欢快。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