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八十一章 依(下)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铺印,有地址,有书铺名字,甚至还有刻工姓名与字数,雕板数,合用纸墨成本与书价。

  王昭明简单的将过程说了一遍。

  郑朗苦笑一下:“这两小子。”

  自己是好心,抢在殿试榜发出之前,让他们刊印这本书,是为给他们加分的。今年录取的进士远远少于上一届,郑朗教他们学问,教他们做人做官,但害怕影响科考,不一定是前十,但不要掉到同进士里面,对以后仕途必然产生影响。

  比如贾昌朝,因为不是正宗进士出身,后来反复让君子党拿出来做文章。但那又有何妨?论在儒学上的造诣,许多君子也未必能赶上贾昌朝。当真学历如此重要?问一问爱迪生去。

  事实它就是很重要,没有办法。

  提前将这本书抢出来,真落到那田地,看能不能照顾一下。

  然而两人不领这好意,偏压到揭榜后才准备公布于众。

  不问他们做得对不对,但这份操守是对的,略过,又问:“王内shì,何来恭喜之言?”

  “陛下问你,听杭州去京城的人,说你能使杭州变得好十倍几十倍?”

  “我是说过类似的话。”

  “怎么可能?”王昭明挠头。

  “为什么不可能?”

  “杭州一年各项收入达到一百多万缗……”下面不好再说。

  杭州的收益很多,舶务处的收入,地方上的收入·有钱粮帛以及其他形式,还有专营的收益。很难计算,有的属于杭州地方财政,有的属于朝廷的财政。但总计是一百多万缗钱·还远远超过。

  在北宋的地位,它渐渐超过江宁、扬州、鄂州与成都府。苏州都黯然其后。

  不要说几十倍,十倍也不可能。

  也是赵祯最后改变主意的原因之一,杭州的几十倍收入,那会是多少?

  还有一个原因,朝中诸相勉强为之,不会出大的差错·当然李元昊不谋反,不会有问题……

  也没有大臣争吵,让赵祯觉得这段时间很适意。

  但郑朗拍起了脑袋,道:“王内shì,杭州的几十倍收入,要么让我以杭州一地之功,谋天下税务所得好不好?”

  杭州一年所得乘七八十,岂不是正好宋朝一年的税务所得?

  王昭明也觉得那一点理解错了·呵呵一乐。

  郑朗又说道:“我说过类似的话,不仅是收入,还有德化·比如境内的矛盾,百姓的幸福感,美好的前景,以及对朝廷的忠心。前几年,我用景年号取圩名,有些人暗暗说我媚,可为什么我能有今天,是朝廷的制度,陛臣的支持,百姓的勤劳·我才能略施推手,使太平州产生这样的变化。我不归功于朝廷,不归功于陛下,难道归功于自己,成了什么?”

  “原来……”

  “他们说我媚,我不在乎·只要别招我惹我,妨碍我做事,任他们说去。”郑朗淡淡道,懒得吵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