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蛇书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也有许多藏书。”

  “居于大人膝下,心常戚戚。”郑朗的性格很宅很散淡,但绝不是那种做事温吞,拖泥带水的人,到了重大决则时,同样十分果断。若没有这份狂放之情,也休想写米体字了。决定了,再劝无用,再次说道。

  晕!

  只能作罢,让家中的老仆送郑朗回去。

  大姐松了一口气,道:“爹爹,这个很没有礼貌的小孩走了。”

  崔有节看着几个女子高兴的表情,终于明白,道:“你们哪,妇人之见,果然目光短浅。”

  “那也未必,爹爹,当今太后呢?”另一个人出现了。

  这个敢回答吗?

  “你怎么现在才出来?”

  “我看看他的字。”

  “你看吧,”崔有节将长轴再次打开。

  “爹爹,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一样的字。”

  “我也不解,他说路上劳累。”

  “不可能。”

  “他……很坏,派了那个丫环,看我。”

  “什么看你?”

  四儿匆匆忙忙的回来,崔娴产生了怀疑,出来了问了一问,立即发现了问题。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崔有节笑了笑,没有吭声。心里想到,你还不同样派了小婢环儿出来替你看一看郑家子?

  忽然醒悟过来。

  原先没有想起来,现在想起来了,这个小丫环总共出去过三次,第一次问了家中老仆,淡淡说了一句,字写好了些。第二次看到了环儿,字又变好一些。第三次看到了自己女儿,才将真实本事拿了出来。

  这才是出现书体变了四次的真正原因,喃喃道:“这小子,动机不纯哪。”

  ……

  走出来,四儿问:“为什么这么快就回去?”

  崔家仆人就在边上,不大好说。就不在,也不好说。道:“四儿,崔知州说话是不是很有学问?”

  “你也有学问。”

  “不行,那是蒙的,侥幸这些书我都读过。若是他问的问题,我没有读过,回答不上来,怎么办?”

  “那……”四儿都没有想到其他,人家崔知州都那么大岁数了,肯定比小主人读过的书多,而且人家还是中过进士的。这倒有可能。

  回到了家,看到几个娘娘的笑脸,心里慨叹,还是家好啊。

  再次静下心来学习,偶尔也继续在竹筒上钻研。

  倒是那两种怪字,初步掌握了一些小的技巧,于是偷偷的练习第三种字。

  这种书体同样出自扬州八怪之一,是一种狂草。

  狂草当以张旭与怀素为翘楚,两人风格又有所不同,张旭的字象音乐,象诗,象一幅充满情趣的画。怀素的字急雨骤风,充满了侠气。张旭字略软略雅,怀素的字略刚略清。但两人的狂草看似狂,实际上还是有法度的。而不象徐渭徐文长,反正我就是一个寒酸的楚狂生,拿我怎么着!于是狂到没有边了,也许他是书法界的梵高,可郑朗选择书法时,脑海里闪过,立即略过,考虑都没有考虑。正因为失去了法度。

  这有些重要。

  比如言官,可以喷着口水进谏,不止包拯一人,许多人做过。

  但连痰带着唾沫,直接往皇帝脸上吐,后果会是……

  可是这三人,或者刻意用涨墨,使一幅字出来后,整张纸象被不懂事顽童泼了大团大团墨汁的王铎草书,皆会注意字与字的虚线贯连,以求美感。但这种书法并不刻意追求字与字的联接。

  不仅如此,又不追求章法的疏密聚散,甚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线条与墨块看成是一种视觉的对比关系,为了追求这种对比关系,包括字形本身,都可以打散。从而刻意追求字中有画,画中有字。

  这也是扬州八怪喜欢做的事,他们最有名气的皆在画上,追求画的怪奇与革新,在绘画上折腾完了,又跑到书法这个小圃子里跑马。有的跑成功了,有的没有跑成功。

  这种字体却是跑成功的代表之一。虽然它的古怪,写出来的字很难认,导致仿佼者不多。在书法界,却有着很高的成就。

  郑朗第一次接触到它时,没有看出什么画意,倒是惊叹地说了一句:“蛇书。”

  怪是怪,然而却是他所选择四种怪书法当中最难练的,那怕就是他练习了一年多绘画,有了绘画的底子,那怕他仅力求形似!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