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一章 《典籍里的华夏》录制_神级导演从毒舌影评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第一期《尚书》的总编剧,他还是在节目里小露了一下脸的,跟演员们的剧本座谈会上上了个镜。

  其实露不露脸不重要,夏恪主要是想要现场看看这沉浸式舞台表演,看好演员演戏,多是一件美事儿啊!

  露脸座谈只是节目录制,在这之前,这出戏已经在国话排练过无数次了。

  洪达拿到了伏生的角色,扮成了九十多岁垂垂老矣的老人,这位老戏骨,一个眼神,就饱含着沧桑,扮演当代年轻人的主持人小沙,差点没有接住戏。

  不只是他一位演员,舞台上所有演员,包括群演都是各大话剧院的演员,全程演技在线。

  当看到小沙的服装后,不由自主的看自己的衣摆,对他充满好奇的打量,仅这一个细节,就让夏恪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头内心暗暗称赞,好!

  节目里,伏生讲述了《尚书》中的《禹贡》、《牧誓》两个篇章,在讲《禹贡》时,对应的舞台出现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表演。

  他说着九州,小沙讲解着九州今在何处。

  「哎幼,人说晋省好风光,这看来造成这好风光的老祖宗是大禹啊!」小沙感慨完之后,大禹治水上的舞台演员,也适时笑出了声。

  那笑容是在为治理晋省水患成功,也是为后世好风光的晋省而笑!

  自九州定下之后,华夏就自古为一体,疆域只增不减。

  同样的,讲到《牧誓》,又有了武王宣誓伐纣的表演,同样是看得人热血沸腾,龟甲算命为凶又如何?周朝得民心,人定胜天。

  后台采访中,夏恪针对这一段说道:

  「我们华夏一直是相信自己的国度,你可以看到,西方、华夏的历史里都有记载过大洪水,西方是诺亚方舟,靠着神完成物种繁衍。

  而我们的先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尽一生,疏通河道,治理水患。

  《牧誓》也是如此,大雨滂沱路面泥泞战车无法到来,但相信周王的人民砍树做桥,让战车就位,支援武王伐纣!

  这就是我们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不服输,信自己的精神。

  我们不依赖「神」的卷顾和「拯救」,我们靠自己!我们不害怕灾害,我们会抗争,一直抗争直至胜利!」

  后采中的夏恪,眼眶是红的,不只是他,现场有很多人都眼眶泛红或潸然泪下,无论是坐在后台看演播厅的四位教授,还是在现场舞台的观众们,都几度垂泪,几度为先贤送上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小沙都成了「小哭宝」,在听伏生护书的经历时几次擦拭眼角。

  对于夏恪来说,最让他泪目的,便是伏生在小沙的带领下,来到了布置成现代图书馆的地方,看到了伏生授业图,看到了一群小朋友们好奇的打量着这些文化。

  小朋友们以为他是扮演伏生老爷爷的,给他表演背诵《尚书》,伏生席地而坐,像伏生授业图那般坐了下来。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伏生漠然沉思,表情里蕴含着多种复杂的感情,看到两千年后的后辈,依然读《书》的欣喜,看到《书》依然传承如释重负的欣慰。

  这就是华夏,文化如缕,薪火相传!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