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60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搬过来几把椅子让大家坐下。

  程诺摆摆手,没有让李老三直接离开,让其也跟着一起谈话。

  “老李你先别急着走,刚好有些事要跟你说。”安排大家坐好后,程诺一脸关切道:“严庁长,听你这么一说,要处置的灾民还很多。”

  严智怡长叹一口气:“事到如今,我也就不瞒你了,水灾是过去,可留下一摊子事等着处理,尤其是这么多的灾民,根本就解决不了。老家的地被强占,回不去了,在城市又没他们的容身之所,进退维谷呐。”

  程诺皱着眉说道:“公家没有管吗?”

  “怎么没管,只怪人太多了。”严智怡有些气馁道:“天津水灾急救会为每位灾民提供数额不等的小笔资金,作为他们在城市里自谋生路的资本,有技艺者,急赈会也可以帮助谋职,或假以资本,准其自由营业。

  可惜就是人太多了,光市区就涌进去40万灾民,别说吃撑了,吃吐都塞不下啊。”

  历史上正是因为这场洪水,涌现出不少慈善机构,除了提供衣食,还设法安排简陋的居处,甚至还提供职业教育、子女教育乃至少量的谋生资金,以便他们能够在城市生活。

  如此大量的灾民涌入天津,他们当中不断有人在城市定居下来,天津的人口就在这一过程中加快了增长的速度,1906到1928年这20多年间,人口就从42万增长到112万,增长了2.6倍。

  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同时期的上海,成为华北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而程诺之所以演戏,不是不想救济栽面,而是不想上严智怡他们的套。

  本来是帮公家的忙,到最后似乎变成了领他们的情,日后真安排起活来,程诺再拒绝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嘶,这样啊,严庁长虽然眼下我们科学院不缺人,但为了给公家分忧,也为了替灾民着想,这样吧,我愿意再兴办一所学校来安置这些灾民,以工代赈,你觉得怎么样?”程诺咬咬牙,表现得很肉疼。

  本来都准备放弃了,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严智怡欣喜道:“此话当真?”

  程诺笑着点点头:“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严智怡重重地拍下桌子:“好,不管你盖什么学校,只要能帮着安排这些灾民,我这边绝对是有力出力,有地出地,有政策出政策。”

  程诺开玩笑道:“那钱呢?”

  严智怡略显尴尬道:“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是有钱我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自己安排不就行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出钱。”程诺也拍了下桌子,起身认真道:“回头我就让下属起草一个学校方案,到时候拿给你审批,有多大空缺,就安排多少灾民。”

  “行,那你尽量抓紧时间啊,马上入秋,到时候又得头疼。”严智怡有些迫不及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