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2章 “我的朋友胡适之”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天都有朋友来这里坐坐。我们的伟人也是在这个时间段与胡适结识,当时他对这个编外学生很喜欢,同时帮助伟人创办的《湘江评论》介绍给北京的知识界。

  除了伟人之外,胡适的家无论是谁,学生、进步青年、安福余孽、同乡商客、强盗乞丐都进得去,也都可以满意归来,甚至形成了类似于宗教般的执著。

  以至于后面北京城人人都认识胡适,逐渐形成了一句流行语“我的朋友胡适之”,最后逼得胡适亲自出名,表示谁在他面前喊这个口号,就跟谁急,这才将此事作罢。

  因此,面对程诺这个享誉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胡适非常热情,主动伸出手客气道:“程教授久仰久仰啊,我看附近有一家酒楼,听说他们大师傅做的淮扬菜冠盖四九城,要不咱们进去坐坐?”

  对于此人,程诺抱有一定的距离,拍着肚子客气道:“胡博士,今天可真不赶巧,晚上只多了正在路上溜达溜达好消食,淮扬菜再好,我也是无福消受啊。”

  胡适仍不肯放弃:“附近也有家不错的戏院,听说新上了一折新戏,要不过去品鉴品鉴?”

  程诺笑着摆摆手:“咿咿呀呀的我也听不懂,一个外行去指点内行唱戏,这不是诚心捣乱嘛,也不太合适。”

  胡适脸上略显尴尬:“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最近也开了电影院……”

  蔡元培深深地瞅了程诺一眼,随即站出来打围:“这样吧,咱们就去最近的茶馆喝喝茶,方便致远消食,也方便适之听戏,你们二人看看怎么样。”

  表面看似对两人说话,实则目光全部聚焦在程诺身上,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

  程诺笑道:“没问题,那就听蔡公。”

  胡适见状暗舒一口气:“全由蔡公安排。”

  随即在蔡元培的领导下,一行人就来到了附近的茶楼。

  稍微寒暄几句后,蔡元培乐呵呵道:“我准备不日对北京大学进行学制改革,你们二位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意见?”

  胡适客气道:“不知蔡公是做何种打算。”

  蔡元培微笑道:“仿美大学制,采用选科制。”

  胡适眼睛微凉,作为留美出身,天然对美国更具好感:“虽然都是仿照德制,但在我看来美国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早已不是当初‘世界尔所有,法律尔所订,帝国疆土广,尔曹霸业兴’的蛮荒之国。

  把他们形容为第一流的人类知识灯塔,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蔡元培微微颔首,表示对这句话的认可。

  不过在看到程诺还在不急不慢地吃着凉菜时,嘴角还是微微一抽:“致远你对此事怎么看,当初改制工、农二科时,你可不是这么淡定啊。”

  程诺放下筷子擦擦嘴,侃侃而谈:“时过境迁,有点不一样也算正常。不过若是蔡公非要我说两句,那就是在思想自由,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