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4章 翻译翻译,什么叫做TM的工业明珠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局势!”

  与前面的造飞机式的“大yue进”有所不同,程诺这次的选择是慎之又慎,完全是顺着我们国家工业发展脉搏的走向而制定的计划。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是以造船工业为先导的。

  虽然跟西方国家先有原材料工业、机器制造业和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然后才出现船舶工业的发展走势不同,我们是在殖民者入侵的紧迫形势下,为自强御侮而在没有其它工业支援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但时间过去将近半个世纪,再笨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产业工人就不说了,巴玉藻造飞机的主要工人,甚至都是从造船、修船师傅转行而来。

  技术储备方面也有积累,德国的机器、法国的工艺、美国的设计等,虽然都是万国牌,机器又老又旧,但够用耐操就行。

  当然,以江南制造所为代表的国内造船业也不是全是优点,极其致命的是,从原料的购置,到轮船的设计,再到制作的工业全部都由外国人掌控。

  作为缺乏重工业基础的中国,每一艘国造舰船的原材料都必须依靠进口,制造工作均由洋匠指导进行;所谓自行设计,大半还是测绘外国图纸。

  成船数量既少,工期自然延长,原材料和工程费用即不断上升,以至于国造舰船的价格几乎3倍于外购舰艇。

  从程诺嘴里得知到这段历史后,姜蒋佐也是深有感触:“怪不得造船不如买船,原来根源在这。”

  程诺叹了口气,补充道:“我国造船,不管是木、铁,还是钢、铜等原材料,基本上全部都从外国购买,就算是没有欧战的爆发,价格没那么高,但这期间还有运费,加上倒买倒卖的中介费,上下打点的公关费……

  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我们国家造船仅工料费就比外国同类产品要贵一半以上,似乎除了国货这个牌子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大家从商都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公益,自然不会选择国货,恶性循环之下,可想而知。”

  按照大义,姜蒋佐很想支持程诺的想法,可想到又要投入一大笔钱下去,能不能砸出点浪花尚且未知,便犹豫道:“但也不用什么担子都压在咱们身上吧,咱们肩上已经不轻松了。”

  “人人遇难都退缩,国家什么时候能强大起来?总有人选择逆流而上,为什么不是我们?”程诺摇摇头,重新打起精神:“采矿、冶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门类,这些都与造船业息息相关。

  想要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势必要通过造船业的发展,来促进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进而达成破局的目的。”

  看着远方的天空,程诺目光深邃:“这次我去欧洲访学,在德国逗留了相当不短的一段时间,除了与普朗克、爱因斯坦等学者接触外,你知道我感受最深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