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史无前例的三家分店同时开业_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阳爬上头顶,立秋的前一天仍然是很好的天气,老人们掰着手指头翻着日历,嘴里念叨总算是要立秋了。

  往年这个时候,沣水县城的农贸市场上都是热闹无比,秋收的农产品成堆贩卖,就连价格都会压得下降不少,但是今年一场洪水却彻底让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了一个相对高的位置。

  一大早菜市场里,买菜的大妈跟卖菜的大婶掰着手指头,为了几毛钱的价格争得红脸耳赤,沣水县这样的小县城里,菜贩子跟东洪的乡下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扯着嗓子吆喝,手指头沾着唾沫数着手里毛票子。

  王皓有时候也在想,不管是大时代来临之前还是身处在十年二十年后的大时代里,或许只有在菜市场这一亩三分地上面,才是基层劳苦大众真正的生活写照。

  所的gdp,所谓的各种系数,无非就是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们用来打口水仗的工具,只有那些真正深入基层,去菜铺里,猪肉铺里走走看看,听听吆喝的声音,才真的算是经济民生。

  其实不仅仅是杨进跟杨飞两人想不通为什么王皓一个月会花上千块钱打广告,而是绝大多数人看不明白整这一出会有什么意义。

  毕竟一个月上千块钱的费用,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都算得上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

  沣水县城的老南门街是建国前就已经开通的一条老街,城里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在茶余饭后在这条街上闲逛一圈。

  铁匠铺里烧得通红的炉子伴随着打铁的声音,渐渐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所剩无几的茶馆也慢慢添上了一些新物事。

  在老南门街有间店门还是那种很古旧,用一块块不到30厘米宽的板条作为门板的茶馆,开了几十年的时间,如今生意仍然很不错,老板是一个头发花白上了年纪的老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镜片很厚的老花镜。

  在茶馆对面,却是一家新开的面馆,南方人里面喜欢吃面的不多,好在口味回味悠长,所以也算得上是老南门街的特色,可能是因为生意渐渐不比往日,所以最近两年店里也添了早餐。

  沣水这边独有的肉包子,糖馒头,炒河粉,炒豆皮,还有葱油饼都是不错的餐点。

  此时,在早餐铺子靠墙的位置上,两个带着眼睛的中年男子正稀溜溜地喝着碗里的绿豆粥,里侧的那位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外边呼啸而过的摩的车。

  “老徐,看着这满大街的摩的和广告,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徐克平其实也没想到,自己这位老同学居然会心血来潮约自己到老南门来吃早餐。作为沣水县城新来的县长,黄日新此前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任职足足有十来年的时间。

  这次履新沣水,不管是在市里还是县里,很多人都在私底下传言,黄县长是为了市里那个经开区的项目打前站来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