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0章 投稿《自然》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

  用了两天的时间,熬夜做了两组实验,第三天陆舟一觉睡到了大中午,起床之后便坐在了书桌前,开始对着电脑编辑起了论文。

  【题目:一种高性能锂电池负极的聚二甲基硅烷稳定界面薄膜】

  【摘要:本文以为聚二甲基硅烷原料,通过氢氟酸的刻蚀等操作手段,得到一种改进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孔薄膜,并通过旋涂法使其覆盖负极材料表面。通过SEM电镜观察,发现PDMS薄膜中具有纳米孔结构,可以为锂离子提供有效的传输通道,并有效遏制锂枝晶的生长……】

  看了眼论文的开头,陆舟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以这项发明的轰动效果,他还可以写的更夸张点,不过牛皮吹的太大,容易给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更何况他在材料学这个领域还是个萌新,搞材料研究的人还真不一定认识他。

  写好了标题和摘要之后,陆舟开始撰写正文的部分。

  这与写着写着还会皱一下眉头的数学论文不同,将数学问题的证明过程输入电脑的时候,陆舟偶尔还会重新思考一遍,想想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究竟是不是“显而易见”的。

  但材料学的论文,实验的流程他已经了然于心,数据也都是无可更改的东西,写作自然是行云流水。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陆舟总算是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并且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大的问题。

  至于投稿期刊的选择,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Nature》(自然)的子刊《Nature-Chemistry》(自然化学)作为投稿的目标,影响因子25.87。

  相比起偏向科普性质的主刊,这种专业性的文章发在子刊上更合适一点。

  传说中《自然》的退稿率高达90%,十个人投稿只有一个人能成功登刊。

  哪怕冲着这个退稿率,陆舟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挑战下。

  登陆投稿网站,填写了个人资料之后,点击上传。

  想到那二十多的影响因子,陆舟嘴角不禁勾起一丝笑意。

  毫无疑问,这是他投过的所有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了。

  不过很快,陆舟的眉头又不由微微皱眉。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

  自己似乎亏了?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