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三十九 荆州士人要感谢蔡瑁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州士人集团的后继者一扫而空。

  青兖冀三州集团的力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下去,黎庶子弟后来居上抢占了大量位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任由皇帝使用的巨大力量。

  皇帝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到了空前强悍的地步的同时,通过科举考试,幸存下来的荆州士人和一些在荆州“避难”的中原士人后来居上,上演了一出后发制人,抢占了未来的权力席位。

  可以说,皇帝这一手不仅彻底打垮了传统强势的青兖冀三州集团,还把黎庶的力量引入了中央。

  接着,又通过科举把传统弱势地区出身的士人引入朝廷,彻底蛀空了当前朝中大佬们的根基。

  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成为皇帝的橡皮图章。

  除了他们自己以外,他们的下属,那些办事的中低级官吏,全都是皇帝引入的黎庶官员和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和他们不对路子的士人官员。

  他们都听皇帝的,不听高官们的。

  这一场大变革下来,老实本分不乱说话的高官们愕然发现他们失去了权力的基础,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动。

  程昱和田丰首当其冲,本来就是去了大半权力的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权力被完全架空了。

  尚书台名存实亡,各部尚书都开始各行其是,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而不向他们汇报工作了。

  不仅是原先的那些部门,连工部、兵部和外交部这些本来还听话汇报工作的部门都开始不汇报工作了。

  程昱和田丰彻底失去了引领朝政风云,担当官员首脑的资格。

  程昱这个原本的百官之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吉祥物。

  田丰也几乎失去了原先的权势,向程昱靠拢。

  这不是郭鹏主观上想要去做的,而是在收拾士人的过程之中达成的意外惊喜。

  收拾完这帮人之后郭鹏才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已经完全抵达了【真皇帝】的地步了。

  各部门的办事官吏都是自己人了。

  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士人了。

  所以除却田丰和程昱之外,各部尚书和侍郎自己心里也苦涩的紧。

  他们才是最直接感受到变动的人。

  他们手下大部分的小弟都完蛋了,都在之前的变动之中被皇帝一扫而空,填补进来大量黎庶子弟,大量的事情都交给这些黎庶子弟去做。

  老实说,这些人把皇帝当成再生父母,要是皇帝下达的命令和尚书侍郎们的转述不一样,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听从皇帝的命令。

  说得难听一点,他们感觉皇帝能通过内廷都知监的宦官直接到各官署传达命令,绕过尚书、侍郎,直接传令到郎中、员外郎的级别,直接办事,让尚书和侍郎都变成橡皮图章。

  也就是皇帝没这样做而已。

  皇帝的权力之大,不知道能不能绝后,空前大概是一定的了,就算是秦始皇和汉武帝也不能和当今陛下比谁的权力更大、范围更广。

  这是他们亲身体会到感受到的事情。

  权力,皇帝的权力就徘徊在他们的身边,就是如此让他们感到无奈和恐惧。

  恐怖的皇权。

  延德八年,益州在打仗,洛阳在举办科举考试。

  与此同时,尚书台之权完全落入皇帝手中。

  从开国以来,为了开国之功而不得不和群臣分享的权力,八年之后,已经完全被郭某人拿回了手里。

  不夸张的说,最开始,郭某人只是掌控军权和财政权。

  司法权、人事权和行政权都不完全在郭某人手里,都要和士人分享。

  三司之中的【雄职】司隶校尉需要让国渊来担任,避免被人说成独霸三司。

  人事则需要让崔琰承担,最多让程昱把把关。

  行政则需要程昱和田丰的配合,尚书台执行,他最多设立一个内阁进行缓冲,拱卫皇权。

  这三个重要的权力都不完全掌握在手,有缺失,那个时候的他,也就比刘秀强一些,强在了基础层面。

  为了夺回这些本该属于皇帝的权力,郭某人处心积虑机关算尽的发动了多次政治风暴。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