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8章 广告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8章广告

  “嘟——”

  摄像机发出了提示音,绿色指示灯开始有规律的呼吸闪烁。

  这是曙光三号指令舱的内部摄像头,和它同时向地球传回影像的还有飞船外侧的摄像头,经过调整正好把登陆器和月球包了进去。

  稍微关注些航天的观众们已经对月表很熟悉了,去年的嫦娥系列任务就看过一次、曙光二号任务看过一次,再上上个月的天幕一号环月任务还有一次,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景色早就被看了个遍。

  但人们对于月球的兴趣丝毫未减,至少现在来说怎么看也看不腻。

  在舱内摄像机的视角下,已经穿好“飞天III”,半硬壳式舱外活动宇航服的张智光和方林挤在指令舱的一角,稍稍显得有些拥挤。

  在两人的胸前,精美的金色绣花曙光三号任务徽章在白色背景下极为显眼。

  他们并没有因为直播而进行在近地轨道上的互动,而是专注地进行着自己的任务。

  丁继华稍稍移动相机,将视野移动到对接口附近,然后画面中的两名臃肿的宇航员小心翼翼地以脚先进入的方式进入登陆器,几乎完全遮住了登陆器的内部。

  14号机器人被固定在了相机视野的另一侧,从现在的角度完全看不到。

  仅仅是进入登陆器这个简单的动作,就用去了近十分钟。

  这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而且三名宇航员都上过空间站,有很丰富的无重力状态练习经验,常人很难理解无重力下那种看似脱离束缚,实则无时不刻存在的限制。

  任何一个动作引起的动量改变总会引起什么,绝不会被重力所消洱,行动时一定要轻,但又必须控制好力度。

  方林现在很感谢机器人14,虽然后者从未有无重力经历,但经过设定的程序适应起来比人类快得多,按常理需要2到3个小时的舱内检查工作,14一个“人”在舱室内就像是海洋里的水母一样灵动,快速而准确的完成了复杂的机械检查,这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

  他最后一遍清点物资:必备的食物和水、两个应急救援包,电动折叠旗杆、雕塑……都很齐全,清单他都已经背下来了。

  “张哥,我们还有多久?”

  “我看看……”张智光摁了一下手腕,面罩上的HUD显示了下降点抵达时间,还有82分钟。

  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也是南极着陆,曙光三号不但得等飞船经过库姆撞击坑的时候再进行减速,也得在月背有阳光的时候着陆才行,不然电视直播里只有一片黑暗,也不利于手动确认观测点。

  这得在月球公转以及飞船自转的轨道之间寻找重合窗口期,好在这样的机会并不少,有好几次机会。

  在进入登陆器二十分钟以后,张智光准备抽干里面的空气。

  对接口的舱门被丁继华缓缓关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