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1章 极致美学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1章极致美学

  12月4日,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在西发射区的发射台上,一枚奇异的火箭已经竖起,遥指向草原上的天空。

  比去年看起来更老了些的米克林没有待在莫斯科的指挥中心,而是在发射台的不远处目视着即将发射的火箭。

  在他的旁边还有很多设计局的成员,甚至局长鲍里索夫也来了,后者正放下望远镜,看向老神自在的米克林:

  “叶甫根尼,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枚可回收火箭吗?”

  “至少是部分可回收。”

  米克林的语气中听不出太多情绪,让人觉得可能是对其不太满意。

  看起来运力稍强的安加拉S2价格贵了太多,但一次性使用的芯级造价、也就是安加拉A1才40亿卢布,剩下的两个助推器都能重复使用20次以上。

  米克林说的当然是长征十八号(新远四)火箭,最近媒体已经拍到了正在被竖起的总装箱以及等待吊装的九章号飞船,预示着其已经发射在即。

  但鲍里索夫不这样想,安加拉S2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更是世界上第一枚滑翔回收可回收火箭。

  超过15000吨的发射质量放在军舰上已经算得上巡洋舰一级,外媒给其取了一個很贴切的外号“沧龙”。

  “我们才刚刚起步,可有人却已经要把巡洋舰发射上太空。”

  在捆绑上两枚天顶助推器后,安加拉S2的起飞质量超过1100吨,起飞推力由芯级的RD191和助推器的RD171MV一共提供1690吨推力,是不折不扣的重型火箭。

  长征十八号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全世界航天人的神经,几乎是将常规燃料火箭做到了极致,每一项数据拎出来都让人很头疼。

  当时为“飓风”火箭准备的“天顶”助推器已经进行了四次单独的发射-着陆试验并取得了三次成功,于是鲍里索夫要求以此为基础尽快制造出可用的可回收火箭。

  他尝试宽慰米克林,但老人只是惆怅地嘟哝:

  “叶甫根尼,我的伟大设计师,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马上就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可回收火箭的国家了。”

  米克林的感觉就好像是航天本来是一根从云端垂下来的绳索,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攀爬并且越往上越艰难,然而现在有个家伙不但飞快地爬到了最上面,还摸到了绳索的最尽头,将化学火箭的天花板给钉了上去。

  而且除了极其昂贵但可以分摊的月球任务,露西亚根本用不起“飓风”,小一些的火箭反而能节省很多钱。

  “我想要休假,不多,10天就可以。”

  就比如预计打算用安加拉A5才能发射的国际空间站旋转重力舱,用安加拉S2也同样可以发射,但发射成本却能降低一半以上。

  未来米克林还计划在其基础上发展一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