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二章 老子想做的,是全世界第一啊_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给李多鱼介绍了好几位师傅。

  而老金也算听李多鱼的话,带着小金去市里面拍了X光片,好在年轻人身体比较好,除了手部骨折外,脑子并没什么大碍。

  最主要的是,他也很喜欢李多鱼这个人,真的太慷慨了,给他干活的这段时间里,猪肉、海鲜就没停过,啤酒也是顿顿管够。

  前期多花点钱,后面就能省事不少,且李多鱼可以肯定今年夏天百分百会来台风。

  上次见到她时,整个身体算是长开了,可这次变得越发成熟了,这在学校里,估计也是很多人追的主,也不知道,再过几年会便宜了哪个臭小子。

  在这个年代,五万块都可以买一艘钢质渔轮了,而在这里只是第一期养虾厂的屋顶。

  这几天吃的猪肉、海鲜,比他一整年下来吃的还要多,平常想都不敢想的海虾。

  不单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还恨不得给小金把屎把尿,把他给尴尬到都想躲起来。

  顺便还把他的学生也叫来了,其中就有包括陈小芸,还有那个眼镜男,具体叫啥名字,李多鱼给忘记了,但好像对小芸有点意思。

  有几个情节不算很严重的年轻人,他们的家长天天到卫生院那边给小金赔礼道歉,求小金原谅。

  在谢老师这个团队的帮助下,李多鱼这个养虾厂建设的非常顺利。

  谢友正咳了两声:“我教的学生要是找不到工作,我这个当老师的,就得好好反思了,小芸你毕业后,建设局会直接接受的。”

  以前那位经常在他们家吃菜喝酒的大哥哥,居然已经变成了一位大老板。

  而尚峰镇的人也彻底明白了,不是七星湾碰不得,而是李多鱼这个人碰不得,一碰的话,镇里就跟你动真格。

  可得知养虾厂是担担岛李多鱼的,突然就决定要加入进来,一起帮忙建设养虾厂。

  “怎样,厉害吧。”

  甚至还把给他们上培训课的老师也请来了。

  前期的图纸、管道线路、还有厂房的抗风设计等等,都是他们一起完成的,为了赶工大家还一起熬了好几夜,连谢老师都睡在七星湾工地这边的简易帐篷里。

  眼镜男张三金同样叹息了声,对这个没大自己多少岁的李多鱼,从一开始的嫉妒,到现在只剩下满满的羡慕。

  在谢老师的建议下,单单屋顶这一块的材料费用,李多鱼就砸了将近五万块下去。

  谢友正叹息了声,看了眼李多鱼,又年轻,又有钱,长得还挺阳光的,可惜结婚的早,不然他也不会反对的。

  李多鱼迄今都还记得,前世那几个大台风让不少养殖厂的老板,一朝回到解放前。

  打这件事情结束后,下宫村的村民没人敢再说七星湾是他们的。

  有时候,李多鱼真不知道该说是这个榕城实在太小了,还是刚好就这么凑巧。

  也不知道为啥,李多鱼突然明白了小炒店的老陈,为啥一直防着他们这些人了。

  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助下,养虾厂建设得相当顺利,每个师傅都各司其职,配合的非常好。

  而原本最让李多鱼头疼的变压器和拉电线的问题,没想这位谢老师竟主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他给解决了。

  李多鱼跟县供电局申请,正常走流程走的话,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申请下来,且钱还得自己出。

  在谢老师的建议下,李多鱼及时向榕城渔业局提交了一系列申请材料。

  他这个养虾厂摇身一变,成了省里重点扶持项目,上面还有大领导四个字批复。

  “特事特办。”

  供电局这边看到文件后,立马就将他的养虾厂优先级调到最高,原本要走半年的程序,直接缩短到了两个月。

  变电器、电缆这些,原本都得李多鱼自己掏钱来买的,现在全部变成供电局提供。

  以前李多鱼不懂,为什么老一辈人经常说,做人一定要走在对的路上,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人只要走在对的路上,路就有可能越走越宽。

  养虾厂建设按部就班进行着,在谢友正老师介入后,李多鱼直接变成了甩手掌柜,只需每周跟他们对一次账就可以了。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