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势

  趁火打劫,有违道义。

  尤其是,着火的还是长安的天子。

  刘备本就是天子册封的青州牧、镇西将军,职责所在就是替天子牧守青州。

  只要刘备不公然支持涿城的刘陔,就默认为是支持刘协的。

  刘备只需要恪守牧守青州的职责就足够了。

  这个时候,若是遣使去长安,反而会让刘协误以为刘备想要讨要封赏。

  曹操、臧洪、陶谦等人都封赏了,不封赏刘备岂不是寒刘备之心?

  “河北的战事已经打了快一年了,双方虽然互有胜负,但依旧未能决出最终胜败。”

  “如今兖州、豫州、徐州等地,皆表明了支持长安的立场,想必董卓很快就要赢了吧?”

  刘备问起河北局势。

  虽然淮南有袁术、扬州有周昕、周昂、荆州有张羡支持涿城的刘陔,但这些势力都偏南方,周围又有陆康、刘繇、华歆、刘表、曹操、陶谦等势力,并不能对袁绍和公孙瓒提供太多的帮助。

  董卓跟袁绍和公孙瓒,本就势均力敌之势,即便只有兖州一路兵马介入,也会打破这个平衡。

  郑平不答反问:“使君希望,谁能赢?”

  刘备沉吟道:“相较于长安的天子是先帝遗孤,袁绍和伯圭兄拥立的新天子,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既无公卿大臣支持,也无宗正府认可,不过是袁绍和伯圭兄的一个傀儡罢了。”

  “若袁绍和伯圭兄赢了,袁绍有袁门威望,伯圭兄不是对手。”

  “让袁绍执掌了权柄和大义,那是比董卓更棘手的对手。”

  “我更希望董卓能赢。”

  “可董卓又是鸩杀少帝的国贼,若董卓赢了,他的威望就会比往日更盛。”

  “虽然可以结连诸州讨伐董卓,但诸州州牧又各有私心,很难真正结盟。”

  第一次会盟讨董,在酸枣畏足不前。

  第二次会盟讨董,袁术私藏玉玺撤兵。

  刘备对第三次会盟讨董,不抱有太多的期望。

  郑平断言道:“董卓并非雄主,一年的对峙足以将董卓的壮志给磨灭,一年的时间,也足以让涿城天子的威望遍传幽冀。”

  “若兖州之兵真的北上,董卓非但不会趁势进取,反而会趁势退兵回长安。”

  刘备惊讶道:“董卓为何会撤兵?他难道不想趁机灭掉袁绍吗?”

  郑平摇头:“倘若兖州在战事初起时,支持长安的天子,还能助董卓击败袁绍。”

  “但如今快一年了,幽冀各郡国早已因为抵挡住董卓而人心凝聚。”

  “除非兖、青、豫、徐四州之兵一起北上,否则董卓断无胜利的机会。”

  “不论董卓是否愿意,两帝同天的局面已经不可逆转了。”

  “接下来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争了。”

  “黄河以南大部分都支持长安的天子,董卓虽然没有大胜,但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