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6章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

  兴平元年,冬十一月。

  刘协正式迁都颍川,立都许县。

  依旧以吕布为建威大将军、张邈为司徒、陈宫为尚书、马日磾为太傅、杨彪为太尉、董承为车骑将军。

  而迎刘协入许县的曹操,则是被封为前将军、领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是个很特殊的官职,有“无所不纠”的权力。

  虽然司隶校尉俸禄不高,却能无视皇帝以下的尊卑,不论是官吏还是权贵都可以“无所不纠”。

  在廷议的时候,为了显示司隶校尉“无所不纠”的权力,司隶校尉位在九卿之上,而且还是专门列席。

  依汉制礼仪,朝中公卿在任命后都需要拜见大将军和三公、且行跪拜礼,但对于司隶校尉而言,只需要拿着笏板拱拱手就行了。

  曹操深知,暂时是不能跟吕布、张邈、杨彪等公卿旧臣抢官位的,但曹操又不想屈尊公卿之下,于是自告奋勇的出任司隶校尉。

  在迁都之前,司隶校尉也只是张邈的一个亲信,“无所不纠”的权力也只是个虚权。

  但到了曹操手中,司隶校尉“无所不纠”的权力直接成了实权。

  曹操先是奏明了侍中台崇、尚书仆射冯硕、议郎侯祈的贪污之罪,以律法将三人下狱,随后又举荐荀彧出任尚书仆射、毛阶出任议郎、王俊出任侍中,顶替了被下狱三人的位置。

  面对曹操正大光明的安插亲信的行为,不论是吕布,还是张邈、陈宫、马日磾等公卿,都感受到了威胁。

  以往不怎么当回事的司隶校尉纠察之权,被曹操运用得炉火纯青。

  连刘协都挑不出毛病!

  毕竟,台崇、冯硕、侯祈三人,的确贪污了!

  曹操在认真履行司隶校尉的纠察之权,刘协总不能偏袒朝中蛀虫吧?

  而这其中,最难受的就是陈宫了。

  陈宫是尚书令,是正职。

  荀彧是尚书仆射,是副职。

  在内政综合能力上,荀彧的内政值比陈宫要高上许多,也因此在处理政务时,陈宫时常被荀彧喧宾夺主。

  张邈和陈宫以往安插的亲信,又大多手脚不干净,被曹操和荀彧一联合,被罢官的罢官,被下狱的下狱。

  然后又被曹操和荀彧举荐德行贤良的贤士顶替。

  而在这一方面,曹操和荀彧显然比张邈陈宫更高明!

  被举荐的贤士,都是有名气的名仕,还都不是曹操的亲信,张邈和陈宫想弹劾曹操党同伐异都没机会!

  曹操和荀彧的目的很纯粹。

  先将朝中的庸官懒官清除掉,除掉吕布、张邈、马日磾等人的势力,再去拉拢那些新出仕的公卿。

  如此一来,曹操就一直会有忠臣的标签。

  只要不营私,就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由于曹操整顿吏治有功,刘协擢升曹操为司空,协助处理政务,且有监察百官之权。

  比起司隶校尉,曹操的监察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