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_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支援三线建设动员大会,刘海中坐不住了

  “咱们厂的首批名额是技工加工程师100名,这次只是先遣队伍,后续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大家一定要说清楚。”

  “好处要讲解明白,全凭自愿,先到先得,就只有这么多名额。”

  许大茂坐在位子上,一句话都不说。

  与我无瓜。

  他现在在轧钢厂属于是另类,是属于厂中之厂,一个搞采购养殖的,去支援三线建设,不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说一点用都没有。

  况且离开了四九城,能不能采购到东西还另说呢。

  所以这件事大家都默认,和养殖组没有关系。

  许大茂来不来,这会议该开还是开。

  “杨厂长,这名额是不是少了点?现在大家对建设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很是高涨,别说去支援三线了,就是去开发沙漠大家也是背上行囊就走,况且又给予了这么多好处,又是涨工资又是升职的,要不再放开点?”

  工人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单纯的。

  这个车间主任说的也很有道理。

  但是李副厂长当即说道:“这个事,是领导经过慎重商量之后决定的,支援建设可以,我们自己厂里的本职工作可是一点都没少,今年面对那么高的目标,大家可不能掉链子,不然到时候完不成任务,我们没法向领导交代,你们脸上也不好看。”

  “说出去脸上都无光。”

  “李副主任说的对,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先做好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去支援,这一次支援一百人,后面有第二批第三批,想去的以后都有机会,中间有个缓冲时间,也能有时间培养新的人才。”

  许大茂已经在想大领导这么做的原因。

  外部压力过大是一个很大原因。

  另外的客观原因,就是阎解成、刘光齐之流。

  年龄大了,需要上班,需要工作结婚生子,但是城里的工厂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只能在大街上闲逛当无业游民。

  最终会慢慢变成混混盲流之属。

  新社会,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两个字‘稳定’。

  从新的地域划分,直辖城市,自治地区,大片地域微调,就能管中窥豹。

  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而现在城市里这些人已经是不稳定因素了,一人行,二人伴,三人成团,五人成伙。

  为什么街上那么多混混,不还是因为没工作。

  最主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是农业大国,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农民,没有那么多的工厂,仅有的这些也容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去支援建设三线,也有一定创造就业岗位的想法在里面。

  只是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究其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了。

  生活安稳,生孩子的意愿太强烈了。

  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哪一家兄弟姐妹不是五六个?

  所以后面有那个让人诟病的政策也是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