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七国谈判_大秦:朕的征途是诸天万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存亡的关头,秦国凭什么要为他们耗费国力?太容易得到的必然不会珍惜,纵然帮助过他们,他们也绝不会感激。只要其他四国妥协,愿为停战修好,燕韩两国必然还会倒向他们,完全记吃不记打。

  秦昊现在在等,等四国大举攻打燕韩两国,将他们打得奄奄一息之时,再出兵襄助。届时,燕韩两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再也无法与各国相持抗衡,便不得不依附于秦国。同时,秦国挽两国之即倒,有扶危救亡之功,两国民心倾向于秦,可为今后一统六国扫除不少的阻碍。

  燕韩两国使者见秦王态度强硬,顿时如丧考妣。没有秦国的帮助,他们根本挡不住四国的入侵。为今之计,只能赶紧完成条约,尽快将老祖和数万战俘释放回国,或许那时候,还有一战之力。

  各国使团沮丧的带着条约返回国内,只要各国君王确认之后用玺盖印,这份条约便算正式生效。

  咸阳王宫,秦昊手持条约清单,乐得合不拢嘴。

  张仪和吕不韦两人,一个是谈判专家,纵横鬼才,一个是商贾之王,杂家之主。竟然硬生生的从六国身上,薅出如此庞大的羊毛,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

  若是六国能够如实履行条约,大秦将能得到超过两千多万钱财,以及一百三十万石粮草。

  如此之多的钱粮,几乎是大秦两年的钱税收入和一年的粮税收入。

  有了这些钱粮,之前因为几场大战而消耗的钱粮,不仅能得到补充,还能用于民生建设,军队的赏赐和扩建。

  总之一句话,有了这些钱粮,大秦终于能阔绰一回了。

  还有各国一万童子的到来,同样让秦昊颇为期待。

  这些童子皆是各国遴选出来的最有天赋的孩子,原本是准备进献给长鸣仙门的。

  之前的谈判中,各国使者对此还身怀疑虑,不怎么情愿将孩童交给秦国。最后还是秦昊亲自出面保证,一旦长鸣仙门问起,可将责任全部推到他头上来。

  见秦王如此作死,各国使者也没有太过坚持,便同意了。毕竟这些孩童早晚都是要送往长鸣仙门的,如今被迫交给秦国,只会让长鸣仙门将矛头对准秦国。

  若是长鸣仙门震怒,一举荡平秦国,那更是六国之幸。

  六国使者暗中幸灾乐祸,安知秦昊此时正是嘲笑六国目光短浅,自取其祸。

  这数万童子入秦,将大大充实大秦的人才储备。不出十年,稷下学宫便能为大秦培养出十数万治国良才。

  届时,六国已为大秦所并,幅员辽阔的疆域仅凭数百万秦人,根本无法完全掌控。

  而这数万童子有原六国身份,若是将其投入原六国之地治理地方,必然比由秦人统治更能让六国之人容易接受。

  这些童子常年生活在秦国,接受大秦独有的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其心性习惯已和秦人没有多大区别,忠诚度远比六国贵族来得高。

  且这些童子绝大部分都出身寒门,此举更是能够打破历代以来实行的世卿世禄之制,让底层阶层得到晋升的通道。

  秦昊对大秦未来的发展,早已有了全盘的考虑,只是碍于当前特殊的社会背景,知识基本掌握在士族公卿手中,平民百姓几乎都是文盲。

  这样的条件下,想要实行科举制等选拔人才的改革,无异于是空中阁楼,最终选出来的除了贵族,就是士家。

  秦昊就是想以这数万童子为基础,逐步向底层百姓推广学识,选拔人才,一步步挤压士族权贵的权力空间。最终实现人才机制的上下流通,不断为大秦补充新鲜血液。

  M.3Qdu。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