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争端落寞_开挂的创业日常列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交关系都在上面,国内也仅此一家,没有竞争对手。

  即便改个名字,大家也会继续用,只不过需要时间熟悉。

  而想拿回商标,就太难了。看未央科技的架势,即便能拿回商标,代价也是极大,根本不划算。

  公司内部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拿出一个统一意见。

  不少人已经倾向于换名,相比拿回商标,这种方式最简单,成本最低。

  而且给软件改名对TX来说也不陌生。

  比如QQ,刚开始叫QICQ,模仿的是当时国外很火的一款社交软ICQ,虽然两款软件名称并不一样,但仍然被ICQ起诉侵权。

  这边的求生欲很旺盛,随后就把QICQ改名QQ,那边才放弃追究。

  历史仿佛走了一个循环,先是QICQ改名QQ,然后一路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级软件,TX借此一路成为国内互联网巨头。

  现在公司又出现一款潜力巨大的软件,移动IM社交软件“微信”,却又面临一样的处境。

  是学当年改名,然后再接再厉,好好发展;还是继续拖延,花费极大的代价拿回微信商标呢!

  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只是微信这个商标确实不错,舍弃了让人一时觉得不太舒服。

  纠结半天,还是不能作出决定。只是,这件事全网都在围观,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考虑。

  而且,一些准备工作也需要提前进行,比如先给微信选一个备用的名字,确定好接下来的宣传过渡方案。

  一旦确定改名,让一切都能立刻执行。

  备用名好解决,当初给微信选名时,有好几个备选方案,都很不错。只不过最终选了微信,现在再选一个就是。

  随后这件事在公司又引起一阵讨论,一番争执和比较,经过内部讨论,最终选了“微讯”二字。

  “微”字保持不变,“讯”字不但包含公司名,也代表移动通讯的意思,和移动IM社交软件很相配。

  并且,当初公司给微信选名时,有不少备选,一一排除之后,最终在“微信”和“微讯”两个名字时间犹豫不决。不少人看好微讯,不过最终还是选了微信。

  若是改为微讯,也算是另一种得偿所愿吧。

  ……

  腾讯的这种纠结并没有进行多久,一直拖到了28号,终于统一了内部意见。

  他们也不是输不起的人,打雁被啄,下一次找回场子就是,无谓的纠缠只能让公司形象更差。

  不打算为了微信商标再和未来科技拖延纠缠下去了。

  在这种事实明显,所有证据都显示微信商标归未央科技所有的情况下。即便接着纠缠下去,希望也不大。

  除非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对方妥协,可这样就不划算了。

  一直拖延下去,连软件名字合不合法都不确定,对微信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而且风险很大。

  在当前情况下,抓住时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