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七章_我用种田帮反派稳定边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杨渐沅走后,林管事去书房将那两封信交于燕景云,然后自觉告退了。

  燕景云望着信封上“亲启”的字样,眼中闪过晦暗不明的光。

  明明是给卫蓁的信却让其过了燕景云的手,这来自杨渐沅背后的太子对他的试探,同时,也是示好。

  一来,试探他与卫蓁之间信任几何,是否真的相偕有加。如果是的话,有她在其中作为缓和,宫中或能对他放心些许。

  二来,杨渐沅之所以不亲自去见卫蓁,做出这个态度,无疑是太子在向他表示不会与卫蓁有过多接触,更不会借她在西北布置什么,算是让燕景云安心。

  至于方才台面上那些客套话,听过就罢。

  之后,杨渐沅的表现也正说明了这些。

  从侯府回去的当天他就写了信,但并没有派阿福送往京城,而是大大方方地在城中找了家驿馆寄了出去,全然不怕燕景云查探与否,然后在城里吃逛游玩了几天,尽兴后,不等京中可能寄来的回信,就往四方城去了。

  对今日两人的会面,卫蓁全然不知,以至于燕景云将太子的信件转交到她手中时,她一度非常惊讶,不明白为什么太子会写信给她。

  燕景云没有去问太子在信中写了些什么,也未曾告诉她席间那些你来我往的试探。

  期间,他给自己按了个爱马的人设,便有许多贵族带着好马来找他。毕竟,西域诸国中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马匹总是不缺的。

  他带回的马匹中有一小部分就来源于此。

  那位焉耆将军当时就十分心动,只是并没有一口应下,而是回去查了查元畴的来路,两三天后,才召见他,并将潜入龟兹的任务交给了他。

  底下的人不清楚元畴到底是如何做的,只是按指令行事,但卫蓁光是听说马匹中几乎都是可以直接上战场的战马,就无端脑补出了一副惊心动魄的场景,并在心中默默感叹这个商队首领的靠谱。

  据元畴自己所言,他到焉耆后,先是用糖和丝绸、瓷器打通了部分贵族的关系,尤其是只此一家的糖,简直是供不应求,尤其在他刻意减少放出数量的情况下,那些人更为趋之若鹜。

  元畴进入龟兹后,复刻自己在焉耆的操作,接近了那位统领,然后一方面将言语诱导统领出兵,另一方面将消息传给了焉耆将军。

  因而,当杨渐沅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卫蓁耳中时,已经是半个多月后的事了。

  在将军的角度上看,元畴此番潜入,成了自是对他有利,但不成,对他却也没什么影响,他还是舒舒服服地当着自己的将军,至于一个小商人的性命,谁会在乎?

  只是,他所不知的是,元畴亦有自己的打算。

  元畴一方面不动声色地怂恿焉耆将军主动出兵给对方一点苦头尝尝,另一方面,他说自己与将军一见如故,愿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