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改律_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为近亲成亲?”

  萧瑀马上质问他。

  前一次讨论郡县和分封的时候,萧瑀就是被魏徵所打断,也和李忆安相关。

  虽然萧瑀对于《封建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心里也有些芥蒂。

  听到魏徵还这样说,萧瑀也有些忍不住了。

  “近亲成亲,指的是三代或者三代之内,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婚配,他们的通婚,因为血缘相近,会导致后人如宋国公所说的,天生残疾,甚至增加各种患病的可能,还会早夭。”

  魏徵所说的内容,当然也是李忆安那天给他那纸条上面所写:“但是,这个也不仅限于同姓,哪怕是不同姓,就连是表兄妹之间,也有这种禁忌,只要男女双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同姓也不必担心。”

  “请问陛下,先生和陛下,是否有这个血缘关系?”

  这些内容,昨天他找李世民的时候,互相讨论过,今天就是一唱一和。

  “绝无可能。”

  李世民摇头道。

  “臣认为,成亲之前,查清楚不同宗,无五代之内的血缘关系,修改律令的时候加上这一条,可行。”

  魏徵高声说道。

  “魏御史,什么近亲成亲,不过是你的猜测罢了。”

  唐俭也说道:“谁也不知道,是否真的,但同姓通婚的危害,自古已有。”

  “臣也不是猜测,而是有事实依据。在万年县,有一对夫妇,他们是表兄妹,成亲之后,生出的孩子头部畸形,手脚扭曲,已经十多岁了,还和幼童一样长不大。”

  魏徵继续说下去:“同样在万年县,也有夫妇二人都是张姓,他们瞒着官府,暗中成亲,虽然同姓,但不同宗,又无血缘关系,后人很健康,孩子都十多岁了。”

  “在长安的通济坊和安义坊,都有表兄妹成亲,生育儿女的例子。通济坊那夫妇的女儿,天生患上脑疾,如今已经二十多岁,性情还和小孩子一样,生活不能自理。安义坊的夫妇,生下的孩子,在十岁的时候,就患疾早夭。”

  魏徵说到最后,声音也变得更高,续道:“如果各位不相信,可以去查清楚,他们都在长安之内,也很容易去查。”

  李忆安当了一年多的算命先生,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也有不少人找他算这些奇奇怪怪的命格。

  对于长安城内,近亲结婚的例子,他知道的不少,随便都能举出几个例子来。

  他将这些例子,全部写下来交给魏徵,让他来反击那些官员。

  听到魏徵说完之后,殿中顿时安静下来,如此有理有据,他们不得不服。

  “萧卿,你们还有何话说?”

  李世民淡淡地看着他。

  “陛下,臣恳请,查清楚魏御史所列举的人。”

  萧瑀也没有再反驳的理由,也唯有如此了。

  “君羡,你安排人去查一查,一定要快!”

  李世民满足他这个要求,也想打他们反对官员的脸。

  昨天看到先生的安排,他心中的压力烟消云散,就等着今天朝会上,如何说服他们。

  李君羡马上派人去调查。

  “君羡回来之前,这件事先放一放,我们议论其他事情吧。”

  李世民又说道,不过所有人的心思,都在近亲成亲上面,能讨论的并不多。

  李君羡的速度也很快,用一个半时辰,就得出结果,快马加鞭地赶回来。

  此时,朝堂上的商议的其他事情,也刚好完成。

  “陛下,如魏御史所言,都是真的。”

  李君羡说道。

  闻言,那些大臣开始动容。

  也有人感到担心,因为他们为了巩固家族的地位,没少让自己的子女,和那些表兄妹定下婚约。

  “萧卿、高卿,你们无话可说了吧?”

  李世民循例问了一句,看到他们不再说话,便宣布道:“那律令,得改,必须加上同姓不同宗,五代之内无血缘关系的前提,今天就到此为止,退朝!”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