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慕古白协定_他和她们的群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是,各国在黎明星域乃至整个新大陆的军事存在,应该在三年之内降低到“新大陆远征”之前。说白了,就是应该恢复当年的《新大陆战备条约》。

  当然了,考虑到掠夺者应该还有残部,海盗们最近又愈加茁壮了,《慕古白协定》便多了一个新的补充协议:各国在新大陆可以维持一定规模的主力舰和战斗用舰艇,但需要对总质量和数量进行限定。最终,在谈判之后,这个比例被定为了5比5比3比1。

  前面两个5指的是帝国和联盟,后面的3指的是共同体。再往后1,说的是珉兰、切尔克、巴克维、凯泰等虽然在新大陆没有“直接利益”,但却参与了大远征的二线强国。

  余连觉得这场面的既视感实在是越来越强了,但周围的人却都觉得这是一个很科学,很务实的协定。

  至于黎明星域本身的主权归属问题,这便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才可能解决的系统性问题了。毕竟那片繁荣星空确实已经一片犬牙交错。

  除了帝国和共同体之外,一些跟着老大参与作战的盟国,同样也跑马圈地似的盘下了一些星系,可想而知整片星域的势力范围是有多么混乱。

  在星际大航海时代的早期,各个文明甚至会因为一两个无法居住的星球而互相扯上几年的皮,甚至直接刀兵相向。和这些过往的历史相比起来,大家这次表现得已经算是理智、克制甚至温良谦恭的了。

  紧接着,各大媒体又报道帝国开始从前线撤军的消息。时间到达5月中旬的时候,还滞留在黎明星域之内的帝国舰队,泰坦舰从3艘变成1艘,无畏舰从12艘减到了4艘,战列巡洋舰和大型母舰从30艘变成18艘。其余各类型战舰也都有相应程度地削减。

  按照这个幅度,估摸着帝国一年之内就可以把军事存在削减到了《慕白古协定》要求的标准线之下,而不是协定要求的三年。

  于是乎,在奇迹之环附近,帝国舰队的规模甚至已经减到了共同体的六成以下。

  共同体舰队一众高级将领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还能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了。从地球独立以来,他们啥时候有过这种体验?一个个都觉得非常新鲜,新鲜得都快要飘起来了。

  此外,“奇迹之环”的归属固然还是一个敏感话题,但除此之外,黎明星域值得开发的财富也实在是数不胜数。帝国宰相瓦尔波利斯便乘着这个难得的外交机会,和共同体的近卫总理详谈了好几次,达成了好几项商业开发的合作意向。

  在这个态势之下,就算是对帝国最有戒心的人,也多少被这种“诚意”所感动了。

  后续,这便是“我们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的真实含义了。

  当然,以上都公众知道的消息。至于三国在随后达成了彻底剿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