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龙泉长生 029章 外晋内汉_盗墓龙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拿出便携式滤芯面罩让大家都戴上。

  戴上面罩胖子的声音有些发闷,他说原来这是一箱子樟脑丸,墓主人这是把我们当成了蟑螂。

  面罩的过滤芯中有活性炭等吸附物质,短时间内那种浓郁的酸腐味不再那样明显,但面罩内的过滤芯使用寿命有限。既然这些石头碰不得,便准备继续往殿内进发。

  可刚把目光从南翁仙石上移开,却发现更为古怪的是这两座石像。

  竖立着的两尊石人像,人身鱼鳞,全身竟然布满了鱼鳞。

  那些鱼鳞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灯光照上去更似正在波动,像龙人,或者说是鲤鱼成了精。

  这让我想起以前差点淘中的一件纹龙银酒杯,那上面的花纹很是奇特。

  单杯直径不过十公分,高二十公分有余,杯子的托柄就是这样一个造型。只不过没有石像这样完整,托柄只有长毛鱼鳞的人身,并没有头颅。双手高举,似乎是把酒盅当做了脑袋。

  只可惜我当时把它错判成一个造旧品,其实一眼货(是指一件东西看一眼就知道是真的,不用再多看)

  跟做旧货之间的判断十分令人尴尬。

  一般来说,古玩做旧都会以,以假乱真为直接的方向,所以在做旧方面,有的细节它会比真的还要讲究。

  这虽然能让刚入行的小老板们眼前一亮,却也更容易让行家看出破绽。

  行家判断一件古玩真假的时候,是全方面的判断,各个关键性的细节都会牢牢把握住。

  像这种片面“用力过猛“的情况,反而会使行家更快的发现异常。

  所以造旧行业在提升造假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往心理学的方面延伸。

  所以世面上出现过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类东西大多造型奇异且无源可查,让行家们根本无法参考文献,只能凭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去判断一个物品的真假。

  往往这个时候便是做旧之物最占有优势的时候,它会给你一个错觉。

  让你以为没人会把做旧品做的这样假。

  刚才所说的纹龙银酒杯,外形极像现代的高脚杯。

  如果抛开造型不说,其材质确实为上品,做工也十分之精致。

  现在想想当时还是太心高气傲,那卖主要的价格并不高,但我为了敬宝斋的招牌,选择了宁可错过一件宝物,也没给一丝打眼的机会。

  或许这两座石像就是那银杯的来历出处,只可惜,现在回想起,纹龙银酒杯细节已经淡忘了太多,只有一个模糊大概的影子。

  不然两者相之比较,或许就能得知一些答案。

  我研究了一会石像,胖子已经拽着龙五继续向前探索,我太了解胖子了。他一定是见没啥东西可拿就拽着龙五往正殿里面继续进发。

  无奈只能弃石像于不顾,回身望了望,令人心安的是外面的黑鸩仍是保持着徘徊,未再敢前进一步。

  三个人,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