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八节 “政变”[上]_一八九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岗位擅自逃跑。袁世凯很清楚,不管最后的胜利者是谁,皇帝,或者皇太后,谁也不会容忍这种行为。他只能待在天津,在一个可恶的假洋鬼子的注视和催促中艰难抉择。

  “你的选择到底是什么,袁大人,皇帝,还是皇太后。”易水的声音在嘶嘶作响。

  催命鬼一样的假洋鬼子!

  尽管没什么实际意义,但袁世凯还是被易水的咄咄逼人的态度弄得火冒三丈——但更多还是心烦意乱。

  他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像一只困兽。易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耸了耸肩,将头转向那位还在认真品茶的光绪皇帝的特使,送去一个眼色。特使心领神会,也站起来。“袁大人,请听谭某说几句……”

  如果秦朗在这里,他会很吃惊,光绪皇帝派来的特使是谭嗣同。在传言中,他已经遭到逮捕,关押在监狱里并且即将被处死,但实际上,那是谣言。一八九七年的这场宫廷政变与另一个时空中发生在一八九八年的那场宫廷政变完全不同,主要有两个区别:第一,皇帝还没有被软禁,只是他发出的绝大多数命令失去了效力;第二,维新派的几个重要人物都逃脱了。

  可以说,华盛顿得到的情报几乎都是错误的。但这不是康格的过失,因为他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大家都这么说,皇帝遭到软禁、大多数维新派份子被逮捕、少数逃脱者正被全国通缉……北京城里都是诸如此类的消息,只是谣言,但经过反复而且广泛的传播,它们就是真相。

  但它们同时也是慈禧希望达成的目标,把不再听话的皇帝囚禁起来,逮捕所有维新份子并把他们全部砍头,她很想看到这样一个结果,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有一个人明确的反对她,恭亲王奕。尽管这位亲王殿下仍然缺乏对抗慈禧的力量,但他的态度和意见依旧值得她重视,而且奕还可以偷偷的做成另外一些事情。

  比如将谭嗣同等人送出北京,以及充当维新大臣与光绪皇帝的联络人——将外面的消息送进皇宫,再把皇帝的命令传达给大臣们,很冒险,但也很有意义,所以谭嗣同才会在这个时候拜访袁世凯。

  他有一些光绪皇帝的命令和允诺转达给新军的领导人。但根据易水的要求,谭嗣同没有立刻将条件提出来,因为易水觉得,如果武力威胁有效,那些允诺也就毫无意义,没有必要告诉袁世凯;如果武力威胁没有效果,那么皇帝开出的优厚条件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他的猜测非常正确。

  谭嗣同的发言一点作用都没有。尽管他的演讲很出色,尽管他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尽管光绪皇帝开出的价码足以让大多数人动心,但袁世凯就是不表态——千言万语和高官厚禄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易水的七千美国士兵和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