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慕容部的莫护跋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边的胡人们”抬头一看,“哎呀,老大没了!”

  再后来,他们也纷纷向水草丰美,环境优秀之地迁徙、占领。跑到鲜卑山一带的,就说自己是鲜卑人,跑到乌桓山一带的,就说自己是乌桓人。此外还有扶余、挹娄、沃沮……

  也不仅仅只是游牧,还有渔猎、采集,反正怎么样能养活人就怎么来呗。而他们的政权意识也有先后差别,比如有的想当“单于”,就是胡人皇帝,有的想当“大人”,基本等于胡人诸侯,有的还自己给自己封王玩。这都还算是先进的,另外一些只是群居部落,或者部落联盟。

  在这些胡人之中,“高句丽”是个奇葩,它出自扶余人,基本等于胡人的野种,但是因为受到嫌弃、排挤,所以蹿到了靠近辽东的汉地,反而又比扶余人学的更加聪明先进,居然立国了。

  有这么多好歹给自己取了名的“东胡人”都还不算完,因为并非是这家的院墙就是那家的隔壁,这其中还散落着大大小小无数的部落,他们可能被奴役、可能被驱赶、也可能被消灭,甚至是到处流浪,跑哪都遭人不待见,混的像流寇或者马贼差不多。

  没办法称呼啊,怎么办?

  那就是“百胡”或者“杂胡”。

  …………

  莫护跋的部落原本就是这么一个“杂胡”小部落,后来被鲜卑名下的另一个部落给收编了,所以也就成了鲜卑部落。但是,莫护跋想把自己当成鲜卑人,人家那个鲜卑部落还不乐意呢,就把他们当成两条腿的牲口,负责给人家牧马放羊,说的直白点,就是人家的奴仆。

  要说莫护跋曾经带着族人来回溜达,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他学会了说汉话!探知到阎柔所带的那个“百胡部落”归附大汉之后,都当上了大汉国人,莫护跋那颗躁动的心就再也无法抑制了。

  大汉可是比鲜卑富裕一万倍,强大一万倍,广阔一万倍……估计莫护跋也不知道一万倍具体是多少,反正就是这么想来着。既然大汉有容人之量,怀如此宽广,咱们为毛还要留在鲜卑当奴仆呢?莫护跋和族里几个重要人物一商量,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走,我们就是不走。我们生要做大汉国人,死要做大汉国鬼。爸爸耶,儿子这些年在外边受委屈大了,快让我抱着大腿哭一会儿。

  张燕要不是为了安稳人心,真想踹莫护跋一顿。粗话的,咱俩差不多大,我生的出你这样的儿子么?

  千万别以为莫护跋此举,像是一个阿谀小人,事实上,能够以鲜卑奴仆之,带着族人投奔大汉,是需要大智慧、大勇气的。甚至不需要张燕等人教导,莫护跋便开始让族人学穿汉服,学说汉话,而他本人也不再垂着乱髫,学着汉人的样子,扎起了发髻。

  徐福见状,为了鼓励莫护跋,便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