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1章 废黜皇帝的神律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事情,您居然还问我?

  袁绍心里话说:哥,您是脑袋抽了吗?我能说七成反对,不是定的太高,而是定的太低吗?要是我和曹孟德、孙文台那俩混蛋一起给您投票,他们俩一反对,我再支持也没用啊,到时候您就得下去了!

  “陛下既知一国之君,废立事大,七成之议,是否过低?依臣来看,至少定在八成,或是九成,较为稳妥。”

  刘汉少嘿嘿一乐,促狭地问道:“本初,你对哥就这么没信心吗?”转而又问向众人:“该不会此律一立,你们就要合起伙来把哥给废下去吧?你们可都是哥的好兄弟,哥的大排骨啊!”

  这种玩笑也能开?

  众人脑袋瓤儿疼,同时又急忙惶恐地说道:“臣等不敢!”

  …………

  其实,自古君权相权,相扶相持。皇帝强横之时,很容易变成凡事一言而决的“毒夫”,使相权微薄,几乎沦为传声筒,甚至是皇帝杀宰相,犹如杀只鸡一般,三天两换,屡见不鲜。而皇帝孱弱之时,权臣也很容易权倾朝野,威逼皇权,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废立皇帝,弑杀君王。

  当然了,这种事情相对来说,毕竟少之又少,而权臣的名声也普遍不好,即便如伊尹、霍光也非议众多。

  总之,君相之间的角力从未停止过,虽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相身死,乃至身败名裂而告终,但是,其中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矛盾已经严重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如今,刘汉少给“皇帝”带上了紧箍咒,使得皇帝能够有一些自律自觉,同时,在“皇帝”广失人心的情况下,也让群臣们能够齐心合力,变成“唐僧”,看到更多的胜利曙光。这当然不是为了自己给自己挖坑,而是更高级的拉拢人心的手段,简而言之,可以让爱卿们觉得自己在皇帝面前,更像是个纯粹完整的“人”,而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君相各有所忌,能够在矛盾渐次爆发的过程中逐步解决,而不是一定要达到最后不可调和的地步。

  因为刘云阁的降生,使刘汉少对子女起了溺爱之心,孔子曰的好:当父母的,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给儿女。然而大多数父母只能有这样的溺爱之心,想一想罢了,可是如今的刘汉少却是大汉皇帝,将来刘云远行来了,刘云远某来了,怎么办?非要裂土封王才算是对孩子们够宠爱,够公平吗?

  那样做的后果,刘汉少就是再学渣也知道,封建制度害死人哪!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刘汉少不知道狠了多少次心,才制定下来这个废黜皇帝之律,既能保护国家大一统,又能让皇室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长子为储,那是他与生俱来的责任,至于其他儿女,所谓的“皇家低保户”,可是朝廷三品大员的俸禄啊,还不知足吗?

  …………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