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1章 荀攸的撒网之计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算胜利,但是也掌握了很多他们的动向。荀攸大胆推断,轲比能与步度根极有可能是想放弃漠南,返回漠北。

  咋办?

  就让他们抢一把,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于是,荀彧根据敌我两方的特点,以及刘汉少当年的教诲,马上帮着赵云制定了一份“撒网计划”。

  当年刘汉少巡视并北的时候,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草原大漠,大了去了,咱们要是只会追着那帮骑毛驴的打,八成追不上,反而还容易把自己累个半死,可是他们也不能整天骑着毛驴到处溜达吧?总得停下来搭帐篷,睡觉觉吧?有人聚集的地方,首先就得有水源,所以咱们在草原大漠之中,跟他们打水仗。只要咱们抢占住水源,逼着他们反过来主动找咱们,是不是咱们就能轻松的多?”

  想要在草原大漠之中打水仗,胜败的关键就在于咱们能够在水源旁边守多久,对吧?要是只能守三天五天,人家的小毛驴都还不口渴呢,咱们先没了粮草,守不住了,那还说啥?

  所以,按照刘汉少这个招儿,要是想赢,咱得先有能力把草原大漠吞下去!

  再所以,荀攸的“撒网之计”,主要不是为了开战,而是为了建城!

  首先,在漠南之地寻找水源,其实这也就是在寻找鲜卑各个部落的聚集地。如果他们都已经撤走了,咱们就要在这里建城,驻守下来。反之,如果他们还没来得及撤走,那就清理掉他们,也算为“商议三城”报仇的一部分。

  当然了,说“建城”有点夸张,工程那么大,数量那么多,咋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根据田豫给高柳城墙注水的经验,水源之地不缺少泥巴,咱们可以先拉泥胚,制泥砖,建造一座座小而坚固的堡垒、军镇。既可以囤积粮草,为在漠南行动的各部提供支援,又可以传递消息,为行动部队提供指引。假如漠南之地真的还有残存的鲜卑部落,这些守着水源的堡垒、军镇就会交织的像渔网一样,把他们困在其中。

  冬天的确很冷,可也不是说就只能呆在被窝里,啥也不干了,对吧?

  轲比能认为冬天不利于咱们追击,但是咱们反过来把不利变有利,因为冬天拉泥胚,制泥砖,根本就不用等它晾干,可能要不了一晚上就冻成冰块了。用这些东西建堡垒,是不是跟搭积木差不多?而且保证特别“耐啃”!

  只不过,漠南之地那么大,水源也不少,所以咱们的堡垒、军镇也不能乱搭乱建,还是要有些章法才行,于是赵云、荀攸又一连派出了三部前锋。

  第一路,由已经升任师长的岳饼率领十四师,出高阙,向西北进兵稽落山。当年大将军窦宪正是在此处大破北匈奴,乘胜追击,直至私渠、北凝海,斩名王以下一万三千余人,俘获杂畜百余万,直接打的北匈奴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