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五章 从天而降,遁地而来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不能够利用天山天险,将官军截住,南疆地势相对平坦,官军闯了进来,器械精良,非己所及,这个仗,可就不好打了。

  所以,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无论如何,要把官军堵在天山以北!

  阿古柏派出的第一支援军,大多在古牧地之役中覆灭,不过,损失虽然不小,可没有伤筋动骨,他的主力,还在后面,源源不绝。

  主力援军,分为两批,第一批步兵六千五百、骑兵三千五百,合计一万人,由他的亲信大将玉努斯江率领,先行出发。

  这位玉努斯江,就是领着七千浩罕残兵,进入新疆,帮着阿古柏打平了叶尔羌、和田、库车,统一了南疆的那一位。

  第二批援军的数字,翻了一番,一共两万人。这支兵马,本来是由阿古柏亲统的,可是,南疆新平,人心未附,朝廷大军入疆之后,更是浮言四起,阿古柏生怕自己离开喀什噶尔大本营之后,后院起火,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由次子海古拉和“大通哈”爱伊得尔呼里领军,自己和长子伯克胡里,坐镇喀什噶尔,“指挥机宜”。

  加上白彦虎收拢起来的三千残兵败将,叛匪在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三千人,算是非常雄厚了。

  古牧地之役,叛匪虽然拥有一万六千的兵力,也不算少,可是,其中的一半,是妥得璘的降人,不但毫无战意,白彦虎还得抽出人手,防着这批降人反水,所谓一万六千的兵力,其实得打个对折。

  这三万三千人就不同了,大部分都是喀什噶尔的兵,战力如何先不说,至少,不会出现红庙子一役时的荒唐局面:枪声一响,掉头便跑,彼此冲撞,乱作一团。

  爱伊得尔呼里、玉努斯江、海古拉、白彦虎四人,如此分工:爱伊得尔呼里驻防达坂城;海古拉驻防托克逊;玉努斯江和白彦虎,驻防吐鲁番。

  如此这般的布置下来,阿古柏以下,包括白彦虎,都认为,天山防线凭险设防,兵力雄厚,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这个念头一起,便有恃无恐了。

  乌鲁木齐那边儿传过来的消息,更加叫叛匪的头目们放下了心。

  据说是那个“总理各营营务”的展东禄说的,“玛纳斯之役过后,粮饷不继,子药匮乏,士卒疲惫,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达坂城扼南北要冲,恃天山之险,易守难攻,急切难下,只能待秋凉之后,再做打算。”

  咦,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嘛。

  包括最狡猾的白彦虎,都对展东禄的“表态”信以为真——没有人想的到,这番言论,不过是官军的“慢敌之计”。

  于是,叛匪放心放到了这种程度:居然没有分出一兵一卒。把守沿途的天山隘口。

  第一线的兵力。全部集中在达坂城内;达坂城外。竟然连一个堡寨也没有。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