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四章 战争中的发展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数据。那些在旁边听他讲解的诸多官员里头,有几个常年和工商业打交道的还能听出一些来。比如说郭龙云和毕宣溪就是林哲幕府中办实业的好手,所以能听懂。但是很多传统出身的官员就是听得一头雾水了。

  当然了,这场场合下可没人敢说自己不懂,因为上头的郭龙云和毕宣溪两个人明显听的很入神,这个时候要是说自己不懂,给上官落下一个不通工商的印象,这仕途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了。大多数是心理默念着,回去就找几个懂新式工商事务的人才来,自己得好好的学一学这些新生事务。

  不管什么年代,当官容易。但是要想把官当好不断升官可就不容易了。

  对于一些醉心仕途,想要爬的更高的官员来说,时刻领悟上官的意图,紧跟上官的步伐是必须的。

  现在郭龙云这个安徽巡抚就是一个精通工商事务的典型企业高管类的行政官僚,这些下属官员们要想得到他的赏识,自然也是得在工商事务上有所擅长才行。

  后头一群传统官员听的迷糊之际,郭龙云这边却已经是廖本安交谈了起来:“这用煤都靠外购的话不是长远之计,我们大中华地大物博,这区区煤炭自然是应有尽有的。可惜开采的不多,你们现在办的池州煤矿就很不错!”

  廖本安点头应声道:“抚尊大人说的极是,外购洋煤是多有不便,但是现在国产煤不多。而我们公司办的池州煤矿产量极小,质量也不如洋煤!”

  此时,太平府知府毕宣溪开口道:“困难肯定是有的。不过上月本府去京师述职之,陛下曾言:重工之发展。需立足于自给自足!”

  这年头重工业就代表着国防和国家实力,如果有条件的话实现自给自足才是根本。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这两样,如果这都受制于人的话对于国家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别的不说,要是战争爆发时人家不卖给你煤炭和铁矿了,你还要不要造枪造炮了?

  但是对于当代的中国钢铁工业而言,其原料铁矿多的是,马鞍山里有无数铁矿,足以满足帝国近代工业的前期发展需求,但是煤炭就是麻烦的多。

  目前中国市场上煤炭基本都是洋货居多,国产煤炭是相当少的,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仅有台湾那边的一些小煤矿开挖出来的煤炭。

  以目前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煤炭市场而言,大约每年都需要几十万吨的煤炭,主要供应往来商船,尤其是外国商船,其次是供应各大应用蒸汽机的工厂,再次则是冬天里的居民取暖。

  在这个煤炭市场里,其中进口的洋煤占据了绝对部分,其中澳大利亚出产的煤炭占据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份额,而英国本土出产的煤则是占据了大约百分之二十多的份额,再有就是一小部分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