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新军服和军衔_38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括士官在内则是上衣单排扣、裤子镶单边。

  此外由于余姚县勇营里之前受限于清末武官的品级也掺差不齐,同样职位的军官,有可能是四品,也有可能是七品甚至八品都有可能。

  所以职位的高地是不能用品级来区分的,林哲本着一步到位的想法直接颁布了内部军衔制度。

  初步制定了:二等兵、一等兵、士官、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一共四等十二级的军衔制度。

  暂行的是老兵配属一等兵的军衔,肩章为红底色加两道金边;新兵配属二等兵的军衔,肩章为红底色加一道金边;各排排长配属士官军衔,肩章为红底色加三道边。

  副连长配属少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一颗金星;连长配属中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两颗金星。

  副团长配属上尉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一道金边再加三颗金星。

  团长配属少校军衔,肩章为红底色两道金边再加一颗金星,以此类推,未来的副旅长、旅长可能配中校、上校,肩章为两颗星、三颗星。

  至于将官以上的军衔,短时间内是虚设的,因为目前余姚县勇营规模还太小,根本就用不到那么高的军衔。

  另外营部直属人员,比如营务处的营务官,督练处的督练官,目前照比团长配属少校衔,而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军畜局、随营学堂各部总办,则是照比副团长配属上校衔。

  这样一套军服下来,立马就是让余姚县勇营变了模样,不知道的人看了,恐怕还会以为这是半个世纪以后的北洋军穿越过来了呢。

  而且余姚县勇营这样的装束在这个时代来说可以说颠覆了常规了,不仅仅异于国内的其他军队,更是把西方列强的军队都是抛在了脑后,最简单的就是军衔标示,这个时代各国普遍还停留在拿破仑时代,用吊穗肩章表示军衔、身份。

  历史上要到1854年俄国才率先大规模使用平板肩章用以标示军衔、身份,后来各国才迅速跟进。

  余姚县勇营现在就搞出了完整了的军衔、肩章制度,用CC**的话来说就是:这不仅仅填补了世界军事发展的空白,更是足以让中国全方位领先全球的伟大创举!其伟大意义丝毫不弱于厕纸的发明。

  当然了,余姚县勇营在军服上的创新也是引来了诸多民众的惊讶和鄙shì目光,当初在长兴县那边换装的时候,可是被长兴的百姓们指指点点,背后说着什么假洋鬼子之类的话,士兵如果穿着这套军服单独出门甚至会被小孩子扔石头。

  不过余姚县勇营枪毙了数个公开污蔑这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服的人后,那些人包括那些最古板的士绅们全都闭嘴了。

  不管沿途遇上的那些民众怎么指指点点说他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