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三章 废黜朝鲜国王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伯爵以上爵位的贵族。

  新封的五个高级贵族。陆军两人,海军一人,文官里两个人。

  陆军的是两个老资格将领,海军的则是当初率领海军打赢珠江口海战,现任海军部总长的沈同登。

  而文官系统里。一个是实施并主持了纺织业改革,大力推进棉纺业的前工商部协办大臣黄明晁,他还是在致仕前获封的伯爵爵位。

  而剩下的一个人就是李博仓了。

  现在的李博仓依旧常年待在日本,只不过自从日本分裂成为三国后,为了表明帝国不愿意重见日本统一的态度,因此撤销了帝国驻日公使的职务,取而设立了驻北海国领事、驻江户领事、驻长洲领事、驻萨摩领事、驻京都领事等。

  不过李博仓虽然没有担任驻日公使,但是依旧以外务部东亚司副司长、钦命日本诸国事务全权大臣的名义长期在日本活动,各个领事馆的领事们也是听从李博仓的安排。

  李博仓的成功,可以说是给帝国的外交官们指出了一条博取爵位高官的捷径。

  这些年来,不少帝国的外交官都是试图复制李博仓的成功,进而升官加爵,当年的驻宁王国公使郝木柏、驻美公使施业志等人都是这么做过,虽然结果没有李博仓这么成功,但是一个个也是受到嘉奖了。

  现在的袁保恒自然也是希望能够和李博仓等前辈一样,在朝鲜做出一番事业来。

  只是要想获得成功,并引起上面人的注意,仅仅是平息的动乱是不够的,袁保恒需要的是更大的功劳。

  而在朝鲜公使这个职务上,再也没有比把整个朝鲜给吞并了更大的功劳了。

  到了朝鲜后,袁保恒就是就谋划此事了,只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短时间内办不成,甚至一年两年都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没有特殊情况下,比如朝鲜举旗公开反抗帝国这种大事的情况下,帝国的高层是不会考虑直接出兵朝下的。

  直接武力吞并朝鲜,这并不是帝国的最佳选择,很多高层要员对此是不感兴趣的,帝国的军政高层里虽然不少人想要吞并朝鲜,但是和元朝王约有着一样想法的人同样不少,而且支持吞并朝鲜的多是军方将领,希望保持现状的则是以文官为主。

  因此对于袁保恒来说,直接动用手段,然后用武力征服朝鲜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那样的话,就算最后征服了朝鲜,功劳也都跑到军方将领那边去了,和他袁保恒没有什么关系。

  袁保恒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避免武力吞并的手段,用和平演变,最好是让朝鲜人主动选择加入帝国,这样才是最佳的选择。

  而要怎么才能够做到朝鲜人主动要求合并到帝国版图里呢?

  这就是困扰着袁保恒的问题。

  现在的袁保恒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现在的他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能够和平演变是最好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