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十七 白洋淀中救人命 杨恪听闻魔道声_我的江湖为何如此凶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世界留影传踪,因着有武功一道的存在,身体控制精细入微,就连画像,也是朝着写实风而来。

  绝对不是杨恪之前看过的小说或者影视剧中那样,随意画了个四不像就传播天下。

  最起码骆冰从莫州城的告示栏中,取来的这画像,一眼就能认出是杨恪的画像。

  之前,寻思着出海,再从津门上京。

  不过,在路过白洋淀之时,看着千里湖面,被小岛、水草分割,随意一躲,就是来个几十万人搜索,恐怕都难寻到踪迹。

  这就是极好的藏身之地。

  出海风险太大,毕竟这一路上,离着出海口还远着。

  何况为什么不直接顺着河流乘船直接去津门或者京城呢?

  杨恪不知此世界地理,待清楚之后,就不愿出海了。

  这世界的海,可比杨恪前世世界那个大洋,凶暴太多了。

  就是宗师级高手,若是沦落东海,大洋之上,也难以自保。

  何况杨恪一行,还得避开追兵,那肯定得朝海中行不少时日——

  何况,人人都知,他最终还是要回转京城——

  在到了白洋淀之后,杨恪瞬间就决定了,在此落脚。

  路遇驿站,换了艘小船,没要驿站的驿卒来充做水手,杨恪几人,趁着夜色,摇晃着小舟,潜入白洋淀中。

  “那是摘星楼,据传已有千年,是当年大周国一富可帝国的富商所造——”

  天空清朗,依着众人的目力,数十里之外,也遥遥可见那直入天际的高楼。

  在这世界,这就是奇观了。

  “那一根根廊柱,都是武林高手竖起的——”

  说着那摘星楼的传说,杨恪听得神往,若是换做他时,以他的身份,自然能登上那高楼,一揽星月。

  可是现在,他倒像是个落难王子一般,只能在这阡陌交错的白洋淀中藏匿行踪了。

  ……

  大唐京城,原本大唐国自晋阳起家,起初,意欲吞噬关中,只是当时,大周国尚在。

  千多年前,大周统治天下,富者良田万亩,仆役无数,随处可建高楼庄园,耗资亿万。

  而贫者,别说夜中歇息之所,更无尺寸立足之地。

  万年统治,镇国神器也一一丢失,落入各家公卿手中。

  那一年,匈奴、契丹、女真、蒙古、突厥联军入侵,五胡攻破大周皇都,将其化成了殷墟。

  大周于长安再立新统,而这之后,天下间群贼并起,又有公卿各据州郡,建立国统。

  随之,西周覆灭,东周于洛阳建立,却也没能持续多少年。

  之后,大周残余势力,于蜀地再立,也未曾持续多少年。

  最初,是大秦在金城举旗,当时,五胡肆虐边境,东周初立,西境残破,朝中公卿不愿在此耗费军资。

  于是赢氏据金城,以抗击五胡之大义,立下大秦国统。

  中原盗匪肆虐,朝中公卿,只顾争权夺利,丝毫不顾及天下万民,刘氏于彭城举义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