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土豪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典》吧!”

  “张千户一家被拿去问罪,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带走字画藏书,前来拿人的官差也没有抄家,说是要让千户宅保存完好,留给杨千户的。”蒋正在一边解释,“当然,一些手脚还是免不了要做的,好几幅值钱的名画都让他们给弄走了。”

  杨梦龙浑不在意:“弄走了就算了,这东西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留着也没用蒋正啊,整个千户所里有多少人?”

  蒋正知道杨梦龙肯定要了解这些东西,他可是下了劳功的,不加思索的回答:“现在千户所里共有四千八百五十余人,都是军户。”

  杨梦龙惊讶的叫:“这么多人!?”

  蒋正苦笑:“很多吗?要知道舞阳千户所在鼎盛的时候可是有七千多人的!”

  也就是说,现在卫所里的人口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多一点了,联想一下那些穿得比叫花子还烂的军户,杨梦龙便明白为什么会少这么多人了,这么穷,谁呆得下去啊?朱元彰设立卫所制度,本意是藏兵于民,让各卫所一边搞生产一边训练,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拿起兵器就是士兵,自给自足,在不影响国防力量的同时开辟更多的土地,增加粮食收成,他的本意是好的,为此,他定下死规定,一入军籍,子孙后代都是军籍,逃离卫所者轻则割耳割鼻,重则斩首!刚开始的时候,卫所制度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维护地方治安作出巨大贡献不说,每年还上交上千万石粮食给国库,这些成就证明,朱元彰是对的,可惜,他并没有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当朱元彰和朱棣这两个强人倒下之后,一切就慢慢的变样了。卫所的军田被地方乡绅和将官一点点的侵占蚕食,卫所的士兵耕种着越来越少的土地,承担着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不堪重负,最终纷纷逃跑,而为了侵占更多军田,卫所将官甚至鼓励或者逼迫士兵逃跑,到了明末,卫所已经完全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不仅再也没有一粒粮食上交国库,还要国家拨出大量钱粮养活这百万不堪一击的卫所官兵了。舞阳千户所还能剩下近五千人,已经算不错了,要知道现在舞阳全县也不过三万来人。当然,那些流民是不能算在里面的。

  杨梦龙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这么说来,整整少了两三千人啊!对了,卫所的田契呢?”

  “在这里。”蒋正拉开一个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发黄的田契给杨梦龙看:“这份是我们卫所的田契,共有军田二万三千亩,平均下来每户不到六亩,都是些瘦田;这份是张千户的田契,他名下足有九千亩良田;这份是记在张郁名下的田契,共有良田五千三百亩;这份是记在张千户夫人名下的田契,共有良田四千亩对了,还有这份,张千户六年前跟孟寨镇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