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应对旱灾_野人奔小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不用担心被水淹什么的,放开袖子直接干调水工程就行了。

  调水工程从哪里进行呢?

  在游鱼族居住的山崖到瞿塘峡地形这一段中间的中间,是一片直接连到河边的森林,没有岩石阻挡,最多的是河边那一片森林里堆积着大量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树枝、杂物、淤泥。

  森林的地势非常低,是一片大洼地,遇到化雪、暴雨季节,会有河水倒灌进森林。她去年经过的时候,正好是化雪后河水暴涨的季节,因此看到森林里有很多的积水、甚至有不少湖泊、小河。这种湖泊、河流是因为河水倒灌形成的,属季节性的,所以干得也快。

  当然,干得快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么一个巨大的水盆子,它的地形,低于水位!

  只是因为河道边的岩石,以及游鱼族下面的滩涂堆积的枯枝、淤泥抬高了河坝,挡住了河水,才使得它只有暴雨时节被水淹。如今,天气干旱水位下降,低到河水漫不过枯枝淤泥形成的堤坝才使得森林缺水。如果赤岩族的在河滩挖开淤泥、枯枝清理出来一条引水渠,把水引到森林里干涸的河流中,就能够缓解干旱。

  森林里干旱的河道就是现成的输送水渠,赤岩族的引水工程最多就是把一些淤堵的地方清一清,这以他们的人力,是可以办到的。

  这样,引河水顺着河道进入森林,再渗入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即使不能全解旱灾,好歹也能够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

  这一片的植树能够冒出嫩叶,能够开花结果,动物有草、有蜜采、有果子吃,水果蔬菜、狩猎资源便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有沙盘演示,加上景平安很细,遇到她们看不明白的地方还重新调整沙盘反复讲,最后更是突出了森林是凹地、里面有河道可以接引河水这个重点。

  开渠引水,可以追溯到春秋秦汉时期,但对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野人们来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以至于……她们明白景平安说的,然后,深深的震撼,想的就是:还能这样!

  特别的不可思议,还不敢相信。有点不敢相信能够让一片森林都喝上水,还有点不敢相信刨刨淤泥就能解决掉旱灾。

  老阿嫫目不转睛地盯着沙盘反复看了又看,把景平安做的沙盘跟自己记忆中的森林进行反复对比,发现大致上是没差的,至于能不能行,试试吧?

  总比迁族强!

  老阿嫫面色严肃地发出声长长的“嗯……”的一声,用力地点点头。

  景平安清清嗓子,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说:“这里是游鱼族的地盘。”就在它们居住的山崖下,而野人们还在游鱼族的食谱上,这都不是会不会打起来的事,而是游鱼族肯定会打过来的事。

  老阿嫫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出于谨慎,又犹豫了下,比划着问景平安:需要我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