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9、第 169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为了能抬起头正当做人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前朝贱籍造反之事一直都没有消停过,也就是本朝是满人坐拥江山,对蒙古人色目人等汉人之外的民族没啥别的看法,也不太关注寻常百姓穿什么衣服,就算没有贱民各地叛变也是层出不穷,三藩的时候南方造反比贱籍造反动静大多了。

  不过他们暂时不造反,不代表以后还不造反,贱籍世代相传,祖辈干什么子子孙孙也要继续干,不能读书不能考科举,更不能做官,因为籍贯就剥夺他们子孙后代上进的路,他们不造反才怪。

  沿海沿江一带的疍户,还有九姓渔民,虽然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但是他们和正常渔民还不一样,正常渔民不打鱼可以回岸上生活,他们不行,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船上,陆上的人不准他们上岸居住,他们也没法和岸上通婚,男子捕鱼捕蛙卖汤运货,女子做媒婆卖珠甚至兼职□□谋生,时人记载他们“丑秽不堪,辱贱已极”,足见他们的地位之低。

  京城没有疍户,但是京城的乐户、娼妓还有奴仆都归在贱籍之下,乐户娼妓大多是被家中男丁犯罪所牵连的女子,官妓是犯官妻女,除此之外,还有贫苦人家的女儿不得不走上这条路。

  还有些地方有所谓的伴当、世仆,地位比上面提到的疍户乐户更加低下,有些村子如果有两个姓氏,极有可能其中一姓是另外一姓的奴隶家仆,地位甚至比寻常奴仆更加不如,主家稍有不顺就能对他们又打又骂,打出人命来官府也不会给他们做主。

  除了历史原因沦落为贱籍,还有很多因为天灾人祸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百姓,他们到处迁徙,因为走到哪儿都带着窝棚随建随住,所以被称为棚民,不过其实在百姓眼中,他们和贱民也差不多。

  单拎出来一个或许好解决,那么多不同原因被划归到贱民群体的百姓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目,把贱籍变成良籍是第一步,如何让百姓消除对贱民根深蒂固的歧视才是最重要的。

  就说他四哥做过的取消贱籍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只是为了显示皇帝的仁慈,对后续出来的问题并不关注,直到乾隆皇帝继位,他们也要在脱离贱籍之后第四辈、家中亲戚完全没有犯罪记录、近亲里面也没有还在贱籍里的,如此才能参加科考。

  良贱不能通婚,贱籍的亲朋好友基本也是贱籍,脱离贱籍后的科考条件如此艰难,可以说想要参加科考那是难于上青天。

  电视剧里青楼女子从良的风月故事都是假的,贱籍想从良如果真的那么容易,青楼早开不下去了。

  放开贱籍会带出来更多麻烦,所以前朝就算贱民锲而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