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孔明出山_跃马西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偏厅,罗征站在屏风前,盯着军事地形图皱眉思索。

  贾诩指着壶关,道:“先取并州,可打开冀州门户,这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并州高干在我军的分化挑拨之下,这几年一直与袁熙联手攻打袁尚,我军若取并州,袁尚多半会坐山观虎斗,而袁熙远在幽州亦不能助,高干只剩下万余兵马,并州旦夕可下。”

  法正也道:“高干一介庸才,虽据并州却无能为,主公只需陈兵离石,再谴能言善辨之士前往晋阳,示之以威而晓之以利,必然举城来降,并州或可不战而下。”

  “喔!”

  罗征轻轻点头道:“这个到是可以试一下。”

  贾诩道:“听说河北去岁大罕,袁尚军中缺粮,军卒多有逃逸者,主公何不赠其军粮万石示之以恩,结之以盟,则袁尚断无再插手并州之争的道理。”

  罗征蹙眉道:“袁尚也不傻,未必就会上当吧!”

  贾诩奸笑道:“粮从上党过,高干军中也缺粮,岂有不劫之理!”

  罗征刹时眼前一亮,奋然击节道:“善,就依文和之计,速去安排!”

  荀彧点头应下,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攻取并州的大致计划已经敲定。

  贾诩话风一转,道:“主公,诸葛亮此人有经世之才,若不得用未免浪费人才。”

  荀彧也点头道:“文和之言极是,此人之才不在彧之下,若用之内可治世安民,若用之外可用谋安邦,如此大才任其闲赋在家,也未免太可惜了。”

  法正、成英也连连点头,很明显对诸葛亮都十分了解。

  罗征揉了揉眉心,道:“此人之才,孤早就知道,奈何不肯为孤所用,如之奈何?”

  贾诩道:“据在下观察,孔明或早有为主公效力之心,只是此人颇为自赏,需得三请方能出仕,主公何不放下身段三顾其舍,谅可为主公所用。”

  罗征不悦道:“岂有此理,孤诚意相请,已经给足了其面子,要孤三顾其舍,诸葛亮哪来的这么大面子,孤又并非无人可用,当年文若、文和也没让孤三顾相请。”

  这的确是实在话,罗征如今算是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手下不说人文武鼎盛吧,至少也算是人才济济,可不是当年刘备那落魄样,手下无人可用,只能到处抓瞎。

  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就算折下腰三顾茅庐,也没什么。

  以罗征如今的身份地位,还真没有谁有那个面子让他放下身段三顾相请。

  若真这样做了,又置贾诩、荀彧等一干重臣于何地。

  贾诩和荀彧作为罗征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当初也没让罗征三顾相请。

  诸葛亮虽是名士,却无寸功,说白了还是个白丁,罗征若真的三顾其舍相请,不管别人怎么看,都等若是对贾诩、荀彧这些重臣的不重视。

  贾诩明白其中的关键,道:“为才求贤,主公纵然三顾其舍又有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