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9章_后宫佳丽心悦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群臣在延英殿前差点激愤杀掉太后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朝野上下。

  舆论哗然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皇帝平安的消息,将一切人心惶惶重归尘埃落定。

  随之而来的就是疑窦。

  大臣们在延英殿前突兀见到皇帝,因事发突然,他们一时发懵,但并不是傻。

  待回了衙门,聚头讨论,很快便回神了,稳准狠地推测出了这几个月真正发生了什么。

  ——天子陛下,此前应该是出宫了。

  “因皇后难产而悲恸重疾”恐怕是托辞,从那时起,陛下就出了宫,直到今天方回来。

  德妃也是左右那个时候被贬出宫的,时机恰好对得上。

  这样,很多莫名其妙之事便能解释的通,譬如并州突然出现的行台,和御笔亲封的大将军。

  “恐怕那身为都督中外军事的柳不辞大将军,就是陛下化名。”

  尚书台中,有人如是推论道。

  无人异议。

  只是觉得后怕,又觉得似乎果真是上苍庇佑,倘若天子回宫迟得一时片刻,恐怕就要酿出流血政变,安旭行刺得逞,朝廷必然换天。

  听说清晨时候,宣宁侯方老将军和申国公等人,在内城门外的宣阳坊中逮捕了上千人的“义军”,恐怕也是受了安旭的指使,准备行刺得手后就发动宫变。

  现在犯人正分散羁押,一部分送到大理寺等待提审。

  如此,晋国也算是国运未绝了。

  都说晋过五世而亡,萧怀瑾却总能占一个侥幸。

  这天子陛下也是出人意表,古往今来没见他这么胡来的,谁敢想他竟然出宫去边境,自封大将军,竟然还真打赢了仗,让西魏忌惮到暂缓进攻,按兵不动。

  他这个皇帝做的乏善可陈,带兵打仗倒是不屈才。

  可惜生错了身份。

  虽然事成既定,宫也出过了,仗也打过了,大臣们心中依然汇聚万千气愤,尤其是柳不辞当初一路抢粮到边关,那些地方豪族至今都在诉苦,要是得知抢他们的人是皇帝,这粮草是不追究呢?

  还是不追究呢?

  还是不追究呢?

  汝宁侯府从昨夜起就全府戒备。

  开国时皇族为了慎重起见,宫中禁卫军及京师戍卫都是分散由从前的萧家家臣来领,如方、罗、武几家,汝宁侯一时调不动他们,所以何道庚在昨夜起乱之时,便紧急从潼关调兵回京,想支援何太后。

  却没想到潼关大军尚未归,宫中岌岌可危的变故却已然烟消云散。

  听说萧怀瑾现身宫中,伴同回来的是谢德妃、林昭媛,却不见何贵妃的身影,何道庚眉头皱出川字,这时机却太过敏感不能进宫,他在府中书房来回踱步:“朝廷要变了,后宫也要变了……陛下为什么把韵致留在了并州?”

  “谢德妃……谢德妃……”他口中反复这几个字:“恐怕是要越过韵致,得升皇后宝座了。”

  何汝岱坐在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