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_后宫佳丽心悦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卯时不过才五点钟,对宫人而言却已经是一天的开始。

  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应天地之理,随自然而行,是时人的作息规律。

  天际已蒙蒙亮起,晨曦弥漫在宣政殿前辽旷的汉白玉广场上。

  宣政殿的台基高于平地四丈,几乎可以俯视宫外,直入九天。

  至卯时正,宣政殿便在赞者的唱和中升朝了。

  大殿中文武百官肃然而立,左列文官,右列武官,按着递交的奏章议题顺序,例行地一件件论述国政。

  萧怀瑾坐在高高的龙座之上,他俯视着台基下的百官群臣,面色沉郁。

  ——

  议政的争论持续了半个多时辰后,果然如他所料,终于有人提起了前夜德妃诈尸一事,说京中大街小巷已经流传开,甚至编出了童谣。

  京兆尹抓了几个人去官衙问话,却也无甚所获,只能把童谣禁了。

  于是大臣们便论起了德妃一事。

  而殿阶之下,那个姓韩的御史,已经喋喋不休地说了半柱香的功夫。

  他分明看到了天光微熹中,那位韩御史喷薄而出的口沫。

  “《后汉书·五行志》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

  死而复生为妖人,乃下人篡位之征兆。

  事发后宫,乃天降警示,阴阳祸乱,盖有昏聩,甚至乱纲……”

  韩御史从萧怀瑾初继位时的变法失败,到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十分不妥,里外骂了一遍。

  言辞凿凿,竟是不惧天家震怒地,将德妃诈尸一事同国运牵扯起来。

  说了那么长一串,归纳无非便是皇帝昏庸,太后擅权;阴阳颠倒,淆混乾坤;天道示警,帝王需下罪己诏。

  萧怀瑾相信,这个韩御史只是被人撺掇着跳了出来而已。

  他若在朝堂上按捺不住,发落了对方,反而会落得“偏听”“昏聩之君”的骂名。

  并且,还会让世人以为他是被说中了,才恼羞成怒。

  然而,是谁撺掇的呢?

  若非是有意,京中怎么会如此迅速地传唱起了童谣?

  天子失德,失了民心,对谁有益呢?

  他又无嗣,那是陈留王?

  还是临淄王?

  萧怀瑾不由冷笑,目光扫过每一个大臣,观察他们的形色——有人垂头,有人目光转动,有人闭目养神,有人蹙眉似在思索如何反驳。

  “陛下,微臣有异议。

  德妃之事涉及后宫,怎能说是陛下不敬天道。

  分明是中宫失德,天降示警才是。”

  朝臣队列中,一个穿红色官服的文官站了出来。

  是御史台谏议大夫刘偃,御史大夫郑有为的门生。

  萧怀瑾冷眼看着,面上一派无波,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郑有为是丽妃的父亲。

  父女二人,都是一样的薄情薄信之人。

  他依然记得,郑有为在先帝朝时,舌战群官,为当时的辅国大将军、奉国公韦长庚,弹劾倒了众多兰溪派官员。

  当年“兰桂党争”中桂党大获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