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2章 巨大的变化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要竣工了,教授您也得好好休息了!”

  “休息,休息,其实现在我也轻松多了,陈光那些人逐渐成长起来了,就是有些毛躁,这是年轻人的通病,也没什么,慢慢改就是了,他们欠缺的是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不断的实践,我们有了新厂房,实践也没什么太多问题,剩下的就是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了,今年我们工程学院一下子送出了七名留学生,其中三人你都认识,你曾经的舍友,他们三个人的成绩就是年组的前三名,杜松公派到了美国伯克利大学,林海在岛国的京南大学,何涛则是德国的。汉堡大学,学的都是本专业。”

  不过他们这些人要想成才还得个几年时间,你这半年来从美国学到了什么上次你带回来的那些理论知识就非常好,这一次呢?你在美国学到了什么?”

  熊怀志问道。

  “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昨天写的关于不锈钢精加工的一篇文章,对我们国家应该有不小的帮助!”

  刘琅也不废话,直接从背包里拿出了十几页纸。

  刘琅脑中的知识对于现在的国家,甚至是华夏工业科技来说都是超前的,很多都无法实现。

  工业体系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最基础的材料到冶炼加工技术,再到模具设计以及锻造车磨,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或缺,而且工业是实用科学,必须要在实践中制造出成品才行,所以,即便刘琅脑海里拥有着丰富的知识,在现实当中也不可能马上对国家产生作用,只能一步步来。

  刘琅昨天晚上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基于国家当前不锈钢冶炼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在冶炼方式和冶炼炉工艺两个方面如何进行改进。

  熊怀志刚忙接了过来,随便的翻了翻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进去。

  文章的字数不多,但全都是”干货”,把如何改进现阶段不锈钢的冶炼方式和工艺写的清清楚楚,而且这些方法完全可行,只要投入资金就可以实现。

  “好,好,好呀!这篇论文价值连城,足以抵得上数十万吨的精炼不锈钢!”

  熊怀志如获至宝。

  “精炼不锈钢的冶炼我们国家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不过按照氧氩喷吹的方式进行冶炼,我们国家的不锈钢产量至少会提高两倍,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

  刘琅说道。

  三年前,华夏大学在德国进口了一台aod冶炼炉,三年过去了,国家已经完全掌握了aod冶炼炉的自主研发技术,去年一年全国的不锈钢产量达到了两万吨。

  但是两万吨这还远远不够,军工产品是可以满足了,但是生活用品还是无法大规模推广,为什么?就是因为aod电炉耗电太大,当初华夏大学引进的那台电炉功率是五十千瓦每小时,也就是说每小时耗电五十度,当时电力部门特意为华夏大学进行了电力线改造才算达到了电炉的标准。

  那个炉子还只是实验性质,如果是工业用炉更是恐怖,几百千瓦都很平常,这就导致电力资源的不足。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