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9章 多事之秋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好逸恶劳,除了死撑着一张脸外,那就什么都没啦。

  原本这些旗人仗着特权,到处赊账、赖账,现在这世界可颠倒了,旗城内到处都是上门讨账的汉人,于是乎,旗人纷纷破产,这些旗人又没手艺,就算是愿意在北京城里找活干,也很难有人肯雇他们,一时间,旗城内竟然闹得卖儿卖女,折腾的厉害。

  这消息自然很快就被递交到内阁会议上,李中堂最近要应对的政务实在也是繁忙至极,开春之时,各地水灾频发,郑州黄河堤绝口,河南巡抚张曜奏请拨劳役三万、银二百万两重修河堤,并且调拨粮食三十万担赈灾,这节骨眼上冒出来的事情,让手头紧张的中堂大人又是头晕了一会。

  而曾纪泽与英国人关于巨文岛的会谈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但是英国人始终咬定,需要中国方面承认英国拥有处理朝鲜事务的优先权,也就是说,一旦有其他国家试图掠取朝鲜港口的控制权,英国人将优先获得该权利,这对于新内阁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条件。

  事实上,与英国人的麻烦可不止这一桩,中缅边境上,岑毓英按照事先布置将云南防军推进到临近的缅甸重镇腊吾和密支那,而在岑家军与英军之间,大批缅甸地方部队和民间反抗力量正和英国军队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这也是秦铠在内阁上提议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不能保全整个缅甸,至少能占领一部分,英国人对缅甸的野心已经是明摆的事情,而事实上,东临印度洋的缅甸,英国海军强大的实力,即便是秦铠也没有任何把握去插手这个国家的事务,借助外交途径无疑是可行的办法。

  更让李中堂抓狂的事情还在后面,驻藏大臣文硕急电,英国人在西藏隆吐山地界与当地藏兵发生冲突,而这时代代表西藏地方权力的三大寺要求内阁与英国进行交涉,英军不得进入隆吐山卡哨。

  接二连三的消息,让内阁总理李中堂大人烧得焦头烂额,而他的幕僚和智囊团也是愁眉苦脸,到今日,李中堂忽然隐隐约约的感到,当初迫不及待的接下这个烂摊子,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过,现在可不是后悔这事情的时候。

  他立刻把兼任着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请来,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对头,现在能在一个内阁中共事,实在是会形势所迫,当然,秦铠、张佩纶、岑毓宝、曾纪泽、许庚身等也被请来共同议事。

  这议题一大堆,李中堂也懒得一一陈述,直接让杨士骧把公文给这些个大佬传阅,这段时间代表各派势力的《中国时报》、《天津时报》、《福建新报》闹腾的厉害的消息,都是围绕着俄国人的阴谋,没想到,比英国人不声不响,这下手却一点不客气。

  不够,在座的这些位,自然都明白这些事情背后的力量对比,缅甸、西藏都毗邻英属印度,而远离中原,那边的事务要处置起来,难度绝对是超高,刚刚组建的内阁,根本没力量、也无法承受一次处理外交事务的失败,所以一个个都默不作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