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1章 有价票据的尝试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发米20斤、高粱面10近、肉一斤,多一人加2斤,人口不足1人则减2斤,公平的很!”

  听到这消息,下面的人立刻兴奋的开始议论起各自家中能分到几斤米面。稍晚时候,一队巡捕局的警察和几个拿着纸笔的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来到南堂坊门口,摆下桌案,却没看到一包米面的模样。这让王坊正和候着的百姓有些看不明白!

  王坊正心中一惊,莫非自己之前听错了什么,忙跑上去和领队的那个巡捕局警察打听,细听之下,这才放下心来,来的这些文员和巡捕局的警察正是来办这发放米面之事的。不过,今天发放米面,却不是发放实物,而是由南洋银行负责回兑的粮米券。

  文员在坊正的指点下,逐一在户部的户籍册上查阅坊内百姓的名册,核对每户人数、人名后,在两张巴掌大小、颜色有些奇怪纸张的留白处填上名字、米面数量,一张写下编号保存,另外一张仔细的盖上一个方印交给领米面的百姓。

  而拿到这张纸的百姓显然是一脸的糊涂,旁边王坊正早就招手叫他过去,然后指着他手里的那张带颜色、花纹的纸告诉他,这是由南洋银行担保的米券,凭着这张纸就可以到城内各家粮店随时领取新政府发放的米面和一斤猪肉。

  听到这话后,领到米券的百姓无一例外立刻把这张不起眼的纸头小心的藏好,告谢而去……而借着庆祝的名头从李中堂那边弄来二十万两白银,存入南洋银行,然后换成米面券发放给全城百姓的秦大总长,自然没忘记接着这次极佳的机会将南洋银行这个庞然大物推出来。

  虽然南洋银行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都已经开办了分号,不过,对于这时代的百姓而言,南洋银行的名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事实上和北京城的各种钱庄、洋人的银行混淆在一起,根本没人会注意到这个俨然的庞然大物。

  不过,通过这次大张旗鼓的动作,南洋银行很快就会占领一个发展的先机,秦铠很明白一点,这时代列强的金融制度其实也处在一个发展和探索期,目前新政府延续了前清的银铜本位的货币制度,很显然这是需要彻底改革的。

  而他比较认同方案,当然最好是金本位的货币发行体制,可惜的是,新政府手里根本没有进行金本位金融改革所需要的黄金储备,自己手里,通过南洋银行不断的金银兑换,虽然储备了11吨的黄金,不过远不到足以发行货币的程度,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借助政府的号召力,南洋银行迅速打造成为国家的金融银行。

  事实上,他其实更想借助国家信用来建立货币体系,不过,自己没有充分掌握权力之前,他可没想过做这件事情,而通过南洋银行来掌握货币铸造权和有价票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