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 有人喜有人悲_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放鞭炮,还有好多人都在祭祀敬神,说是他们的田地与生活算是保到了后代了。”

  “咦,这是什么落后思想嘛,维崧,叫大家不要这么干了。另外,大家一起庆祝,那就给他们都发喜钱。”

  杨子正批评了之后又给发喜钱,陈维崧等人表示明白了。

  杨显光出生的消息立马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各大学堂、各大农庄,各地商行以及各级衙门,还有中华民军的耳朵里。

  顿时大家的内心里都洋溢着一股子的希望,突然觉得这日子更加的有了盼头。

  这种奇怪的心思没有人说,但人人都明白。

  杨子正也从各方感应到了,但他无能为力,这是在封建社会,有很多的东西讲究传统与传承的。

  数日之后,崇祯到了两个奏报,一明一密,明的是山东在四月二十五日观测到了天狗食月,暗的是安南统一了,杨子正在安南秘密练兵数万,采用了新式火器不用吹灰之风灭杀南阮六万精兵,将南阮赶至占城,从而安南统一。

  安南王成了傀儡,方以智在杨子正的政务院任第一副政务长,负责兵事与外事……

  “承恩,这杨子正有何企图?”崇祯问道。

  “奴婢不知,不过,奴婢以为,此事可问方以智。”王承恩回答。

  “问方以智?”崇祯有些意外。

  “方以智乃大明国的安南特使,是我大明官员,这问他应该是可以的,除非他想革除功名。”王承恩低头回答。

  “是了,是了,那就去问问他。”崇祯晃了晃脑袋,自己竟然把方以智这个特使的身份给忘了,“承恩,你说要不要调方以智回朝?”

  “皇爷,方以智被打上了科学的标签,怕是会遭到朝堂的排挤。”王承恩很少在具体的政策中给出自己的意见,因为他知道崇祯最厌恶的就是宦官干政了,但是王承恩是个受人恩惠而思图报的人,毕竟他拿过方以智的十两金子。

  “嗯?”崇祯意外的看了眼王承恩,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审视的目光,好一会才挪开眼睛,“嗯,那就先不召他回来了,那杨子正有甚做法让他报之。”

  “是,皇爷。”王承恩刚才真是吓死了,内衣都浸了汗渍,这个方以智以恩惠情谊还清了,以后不管他了。

  “诸位,当前局势不容乐观,吾等食君之禄当得做忠君之事,都想想办法,可有甚办法?”范复梓坐在文渊阁的小房间内召开了一场内阁会议。

  张四知、魏炤乘、谢升,陈演以及杨嗣都在坐,众人看着老首辅,皆不知该说何话。

  “诸位阁老,在下认为当前首当其冲的要有粮,当前干旱与飞蝗俱在,亦有各内外战事需要粮草,这粮当是重要得紧。且,京师的粮尤为重要。”张四知拱手说道。

  “那张阁老可有办法?”范复梓问道。

  “当前大明粮已不多,唯有外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