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304 考察农业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信息网络统筹管理,能够确定哪里需要猪肉,哪里需要鸡蛋,哪里的粮价太高需要平抑,那些农作物又可以出口创汇或送去食品加工厂进行深加工。这样庞大的一个商业系统,直接使得齐一鸣基本掌握了全国主要的经济地区的农产品定价权,代价也就是他不得不在申城郊外设置了一个大型的服务器农场(巨大仓库装满了服务器),以维持这套系统的运行。

  即便是到后世这样凶残的东西都没有出现,但当下齐一鸣却借助着基地的超前科技搞出了这个玩意。依靠着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和更加优秀的资源分配,申办兴农贷款的农民99。86%实现了高速营收,只有微小的一部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失败。因为办事专员的存在,监督着农民用贷款只能做创业的事情,所以也不太可能出现贷款挪用的事情。

  再加上因为齐一鸣在85-86年整肃全国工业企业,原本靠银行信贷的一拨拨国有企业扭亏为盈,使得银行的压力也变得小得多。随后齐一鸣又鼓动这一系列银行贷款,同样提供技术,开启了“国民创业贷款”。跟兴农贷款性质类似,但数额要大一些,而且申请与监管更加复杂。申请人需要经过很严格的资历审查,甚至还要进行面试以确定其个人能力甚至商业道德。在此基础上,银行提供创业贷款,齐一鸣的机构提供技术和指导。这些私人创业者所兴办的也大多是投入快、见效快的轻工产业,什么生产梳子的、生产毛巾的、生产罐头的,反正在这个时候基本上生产什么都不太会赔,而产生的效益远比农民要高一些。

  “……我们赚了钱,我就想先去还了银行的帐,身上有债总是觉得活得都沉。可我婆娘说不要这么做,贷款时十五年期的,一年的利息也没多少。我们赚的钱还不算多。如果拿这些钱,再去扩张我们家的养鸡场,明年说不定就能赚四万、八万,到时候等四千块钱只是我们家的小钱的时候再还。别说我家的婆娘还真是精明,我们家八六年换了新的鸡种,老外也抢着买,收购价格也更高,养鸡场规模翻了四倍,一年就赚到了十万块钱,这时候我们才把帐给还上。”

  农业部的领导们哈哈大笑,有人道:“家有贤妻万事兴啊!”

  齐一鸣听着这真实的故事,心里有着莫名的自豪感,这一切都跟他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此时万千家庭的更好生活,马斯洛讲人的需求中最高一层就是自我实现,无疑齐一鸣觉得这个方式就是自己最好的自我实现。

  初始银行对于齐一鸣这种以低息-长期的方式发放给社会大众类似的创业型贷款十分抵触,不过齐一鸣身份够高,而且他也是提供资金的大户,也解决了困扰银行系统的国企欠账拖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