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588 科索沃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美日等国形成巨大的威胁。门锁的存在被美国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除了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基地,中国在非洲和欧洲同样也开辟了多块海外基地,并有着巨大的战略价值。比如在西非的安哥拉基地、尼日利亚基地,都是中国在大西洋地区抗衡美国和其北约盟友的重要据点。在欧洲,中国在东欧社会主义三国也同样建立了军事基地,尤其是在南斯拉夫的军事基地,对北约和美国而言是如鲠在喉。虽然南斯拉夫的中国海外基地规模有限,也不如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规模大,但只要在此保持军事存在,就足以让人寝食难安了。

  平心而论,虽然东欧社会主义三国中,真正算得上中国铁杆的只有罗马尼亚,而表面上看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都不是完全属于中国的铁杆盟友,同样保持比较大的自主性。其中美国和北约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介于北约和上合之间摇摆的力量,虽然这个国家仍旧是cp专政,但本国还是存在一定民主力量,而且处于欧洲内陆的捷克斯洛伐克也不敢轻易将自己卷入到纷争之中。

  这样来看,南斯拉夫则是西方最希望拉拢或者击垮的一个国家,一个高度亲华的南斯拉夫,又是在欧洲柔软的下腹部,让欧洲诸国都十分担忧,中**队可以用南斯拉夫作为翘板,攻击中欧、南欧,甚至连接中东和北非地区,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战局都将有重大影响。

  所以,从克林顿政权认定中美之间必然围绕世界主导权,发生一场不亚于美苏冷战的争端开始,战略目的上,美国就确定了要将南斯拉夫争取过来,或者将其彻底打烂,从而使中国失去利用这里的窗口。中国需要南斯拉夫,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南联邦,而如果南斯拉夫因为种种原因分裂或者陷入内战,那么中国就算愿意下血本去恢复,收到的成效恐怕也是微乎其微。

  即便克林顿口口声声说着要把美国的精力重新投入到国内的经济建设方面,而克林顿也确实这样做了,美国的经济确实在93年以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平均增长率都高达4%以上。可是,美国并不会完全放弃好斗的一面,在中国不断在全世界布点的同时,克林顿不可能视而不见。

  南斯拉夫很快就成为了中美暗中较量的一个新舞台。

  在加勒比海波多黎各的一片丛林之中,cia的高级雇员理查兹正在协助训练着一批武装分子。这批武装分子都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希腊等地的阿族人,这些人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他们的激进民族主义性。

  理查兹站在一旁观看着这群还算青涩的武装分子的训练,并不出声提醒或者纠正什么的,他从来只是说一遍,能不能记住看这群阿族人自己,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