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4.祖孙_368_大唐纨绔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长安,太极宫。

  长孙无忌迈着缓步颇有气势地走在皇宫正殿前,尽管四周围的景观与往常并无所不同,但再次踏入这座宫殿时,总是让他有这么几分心虚。然而一想到依然失踪的儿子和在家里每日以泪洗面的窦凤,他又昂起头来,脸上一片威严。

  “长孙阁老……”一列宫女鱼贯而行,见到这位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臣,纷纷下跪行礼。

  长孙无忌颔首,没有说话从宫女身边走过。他心里一直在寻思今日那位皇太后找他究竟有何事,目前来看,整个后宫已经被武家掌握,掌管太监宫女的李公公已自称“一家人”,李治表面上维持着帝王的尊严,然而在与小皇帝的交谈中,长孙无忌感觉到武顺对李治的影响却是越来越深。私底下谈话,凡事必提太后。若非长孙无忌看李治依然是孩童心性,他甚至怀疑武顺是否再次以色惑人,这是长孙无忌绝对不允许的。

  之所以李治这一十四岁孩童能够顺利登基,是因为朝中大臣大多认为孩子总比业已成年的其他皇子好说话得多,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是好掌握得多。李世民给自己的接替者打下了个很好的基础,朝中军中人才济济,少有逆臣。但人总是会有私心的,哪怕是个个为国为主,也希望自己能在国策上占据主动地位。因此李治当皇帝符合大多数老臣新贵的胃口。

  但小皇帝好掌握也不能让妇人给控制,对于李治对武顺言听计从的情况,部分老臣已是感觉到,旁敲侧听地暗示长孙无忌要杜绝此类情况,毕竟李治乃是其亲外甥,而且以往对其舅也是颇为尊敬。由长孙无忌出马是再合适不过。然而长孙无忌却是心中有数,他现在和武家人是出于互相忌惮又是所谓的“在同一条船上”,杨氏长期留在宫中,为了诚意也为了两个女儿得以照顾周到,二娘和三娘已被送到长孙府,对外美其名曰坚守婚约。

  长孙无忌可不吃这一套,首先二娘对未婚夫婿情有独钟,早已自视为长孙家儿媳妇,哪怕杨氏不送,小姑娘也每日跑来侍候婆婆,照顾婴孩。若说是作为人质,长孙无忌饱读史书,自然明白,多少人为了这唯我独尊的权利,父母妻儿皆可弃,更别提兄弟姐妹。

  也许是内心阴影在作祟,在长孙无忌眼里,武顺俨然已经被他归为须严格提防的祸水。

  “唉……”长孙无忌抬头看了看天边,他想起那个下落不明的三儿,如果凛儿在的话,一切应该比目前的情况好得多。

  ——————————————————————————————————

  “长孙阁老,请坐。”

  武顺慵懒地半倚在有半床宽的藤椅上,椅面上铺陈着锈有金丝凤凰的大袍,她的秀发松散地散在肩上,凤眼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