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十六.观星学会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宫,观星台上,太常府所属的太史令下负责观测星相,制定历法的官僚们小心翼翼地将那架几日前天子亲自带人拿过来的千里镜摆放在了适宜观察星相的地方。转载自

  对这些痴迷于星相的学术官僚来说,自从用过这架千里镜后,就被他们当成了珍逾性命的宝贝,平时都是亲自抬放,绝不让手下的人碰。

  南宫外,刘宏和郑玄还有邀请的蔡邕等其他帝国著名的学一起走上了观星台,对于这些学他寄予厚望,从秦末一统以来,帝国的学术没有一个整体式的进步,这固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但是更多也离不开**制度的钳制。

  比如制造出浑天仪的张衡,和写出论衡的王充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终其一生也未得到重用,而他们有关唯物论的学说也泯然于众人,没有传于天下。

  “秦以前,人们都言盖天说,而到了张公,则制浑天仪,著浑天说,实乃一代学宗。”刘宏拾阶而上,仰望着头顶的浩瀚星空道。

  张衡可以说是帝国三百年来最杰出的学术宗师,他不但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其所论著的浑天说已经极其接近现代的天文体系,

  此外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地仪器候风地动仪。测试湿度的铜鸟金乌,还制造出了指南车等事物。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学术宗师,他死后并没有人承接他的衣钵,只是好在他的学说被保留了下来,藏于东观,才让刘宏得以将他的著作和王充的《论衡》等一批唯物主义的书籍大量印刷置于太学供人研究。

  见天子说起张衡,郑玄和蔡邕等人都是肃然起敬,张衡的成就他们中没一个人比得上,虽然郑玄被人称作学贯百家。^^^^可是他知道自己比起张衡,实在不足一提。

  帝国从来不缺乏天才,只是缺乏将这些天才的成就延续下去地机制,刘宏心里感慨,不过现在,他是绝不会让张衡,王充等人的学说埋没。

  看到领着几位名著天下的学走上观星台的天子,观测星相的官僚们连忙迎驾,“不必多礼,今晚咱们只讨论学术。不谈政事。”刘宏朝众人道,接着带着郑玄他们走向了那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才制作出来观星用千里镜。

  随行的宫人和宦官们很快在观星台上摆好了座席案几,同时在四周围上了御寒的布帐,并且为众人摆上了酒盏碗碟等物。^^^^“来,都坐下,先让康成去观看,他可是盼了很久啊!”刘宏笑着朝蔡邕等人道,对于这些醉心于学术的学,他倒是不愿意用朝会上对付官僚的那一套,毕竟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